杜甫|谁说杜甫是个穷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轻时游山玩水,从不为没钱烦恼( 二 )


所谓“岐王府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说的就是当时那段时间的事情。
所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到,杜甫并非如我们在语文课本中看到的那样,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之人,相反,他出身权贵,自幼便不用为柴米油盐所困扰,当时很多诗人苦苦追寻的东西,他轻而易举就得到了。
而那时候的杜甫,也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大孩子而已!
正是因为这样的出身,在杜甫学成之后,并没有着急去考取功名,而是给自己规划了两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杜甫|谁说杜甫是个穷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轻时游山玩水,从不为没钱烦恼
文章插图
喜欢看唐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唐代的文人喜欢远游,但并非都是像李白那样单纯地游山玩水,而是为了自己的仕途。
因为唐代的科举考试,不仅要考你的应试成绩,还要考你这个人在社会上的名望。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要看有没有当朝红人,或者是文坛大家向朝廷举荐,而这也就是所谓的“通榜”。
所以,学子在学成之后参加考试之前,便会将自己的诗文整理好,到首都或其他人文荟萃的城市去结交一些社会名流、文坛大家,给自己做一下包装和宣传。
如果有名人举荐,那么考试的时候把握才会更大一些。
当然,这只是当时很多人文人们的选择,对于杜甫来说,他已经不需要在这些事情上浪费精力了,因为他在当地本身就有一定的名气,加上生活条件优渥,使得他更加不急于找工作。
所以,他的攻略并没有做到长安,而是做到了当时还比较偏僻的江南之地。
而杜甫此次出游的目的,也不是什么仕途,而是简简单单地游山玩水,看看江南之地,看看六朝文人笔下的地方。
此时的杜甫,豁达开朗,丝毫不用为金钱担忧,自家的叔叔和姑父都在江南当官,为期三年多的旅行,基本没有什么经济压力,玩得是不亦乐乎。
不过,三年多的游历,导致的结果,就是他第一次进士考试失败!
但24岁的杜甫对此似乎并不在乎,成绩下来后,他并没有因此发奋图强,而是继续策划他的第二次旅行。
而这一次,他的攻略做到了北方,我们熟悉的那首《望岳》就是他在去山东漫游途中写的。
杜甫|谁说杜甫是个穷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轻时游山玩水,从不为没钱烦恼
文章插图
所以你看,杜甫在人生中最好的十年时间里,对所谓的功名利禄是不感冒的,至少那时候的他,对这些并没有表现出太过的渴求,更没有在经济上发过愁。
但对于当时天下绝大多数的文人学子来说,仕途是必须的,而杜甫自然也不例外。不论他之前对仕途有多么地不感冒,他终究还是会走到仕途这条路上来。
天宝六载,唐玄宗诏令天下“通一艺者”到都城长安参加考试,杜甫也是众多考生中的一个。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由于权臣李林甫编导了一场所谓的“野无遗贤”的闹剧,致使参加此次考试的考生全部落选,杜甫的仕途之路又一次被阻隔了。
既然科举之路行不通,杜甫只好动用自己的旧关系,转走权贵之路,但都没有结果。自此,他在长安之地客居了十年之久,期间四处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
而此时杜家的境况,已经大不如前了,仕途的失意,就意味着没有稳定的收入。所以这期间杜甫的生活过得并不好。
《新唐书》中的一句记载,将他当时的境况概括得非常到位——“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杜甫|谁说杜甫是个穷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轻时游山玩水,从不为没钱烦恼
文章插图
在天宝十四载的时候,杜甫曾被朝廷授予“河西尉”一职,但这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主要负责司法捕盗、审理案件、判决文书、征收赋税等杂事。
但杜甫不愿意担当此任,也许是嫌官职太低,“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之后,朝廷又将其改任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一官职,听着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其实就是负责看守兵甲器械、管理门禁的小官,好比是现在的仓库看守员。
杜甫从心里是反感这一官职的,因为从小接触到的环境、人物,都让他觉得自己能当一个大官,但谁知现在却得了这么一个小官。
不过,此时的杜甫已经到了不惑之年,考虑的不仅有自己,还有妻儿老小,因此他也只能接受现实。
一个中年男人的无奈,就是此时杜甫的最好写照。
而这一年,还发生了两件大事——安史之乱、杜甫的小儿子被饿死!从此之后,杜甫的日子基本就没好过过!
杜甫|谁说杜甫是个穷小子?他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年轻时游山玩水,从不为没钱烦恼
文章插图
其实我们纵观杜甫的一生会发现,他有个好的开头,但结果却不怎么理想,两者甚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