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桂历史|再读萨尔浒:“断粮道”失败的明朝军队


三桂历史|再读萨尔浒:“断粮道”失败的明朝军队
文章图片
大部分人提起明清争霸 , 就会想起萨尔浒战役 。 这场战役之后数十年 , 明军再也没能夺回战略主动权 , 一直处于守势 。 研究军事的专家们则会痛批明军分兵合击的战法 , 认为这是“手掌摊开打人”纯属自讨苦吃;研究政治的学者 , 则对明朝屡次重用杨镐的行为痛心疾首 , 认为明军真正的败因乃是政治的腐败;部分西方学者则将目光放在经济上 , 他们发现萨尔浒的战败与外来白银输入的减少有着直接关系 。 经济的烂账 , 也是明朝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 。 笔者无意挑战这些成名学者的观点 , 而是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析萨尔浒的战败——人类思维惯性的角度 。
惯性的来源——过往女真人的生存模式与生产模式
思维惯性本身并非褒义词 , 因为其往往意味着经验主义 , 也代表决策层有着极强的惰性不愿意走出自己的思维舒适区 。 但不可否认 , 某种逻辑和行为模式能形成一个舒适区本身 , 就意味着其经常奏效 , 能够应对大部分的情况 。
三桂历史|再读萨尔浒:“断粮道”失败的明朝军队
文章图片
【女真人其实并不是一些人想象中的茹毛饮血】
萨尔浒战役的目标很明确——占领赫图阿拉 , 摧毁努尔哈赤的后勤基地 。 这种打法非常像是汉人之间交战所用的“断粮道”战术 , 因为女真人或者说建州女真此时已经高度农业化 。
有人认为入关前的满洲人是“游牧民族”或者“渔猎民族” , 可建州女真并不属于这二者 。 在明朝建立前 , 斡朵里部(建州女真的前身)遭到胡里改部的挤压 , 被迫流亡半岛依附于李成桂——后来李氏朝鲜的创始人(明末的李朝屈服于清朝 , 也算天道轮回) 。 明朝建国后 , 为强化辽东地区的屏障 , 便要求建州女真回归 。 当时的斡朵里部领袖猛哥帖木儿答应了明朝的要求 , 条件是明朝需要给予经济上的援助 。 于是 , 明朝在元代站赤的基础上 , 以开原为中心广设驿站 , 将辽东南部连成一整块网络 。 根据《辽东志.外志》记载 , 永乐年间辽东已经拥有了6条主要的交通线 , 同时还新增了45个驿站 , 大大疏通了辽东地区的物流 。 在拥有了相对便利的交通环境后 , 汉人和女真人就可以进行大规模巨大的交易(明代称之为互市) 。 永乐初年 , 双方就在开原城东四十里处开启马市 , 汉人们用农具、耕牛、种子去交换女真人的兽皮和马 。
三桂历史|再读萨尔浒:“断粮道”失败的明朝军队
文章图片
【没人记得早年的建州女真不过是李家扈从 , 这也证明依附并非绝对】
根据明朝的边关档案记载 , 女真人每次进入镇北关和广顺关贸易基本都要买走耕牛和农具 。 最多的一次一口气买走了足足89头耕牛 。 在大量贸易之后 , 女真人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 正统二年(1437年)朝鲜平安道道节制使派人渡过佟佳江时 , 发现大江两岸已经建立起水利工程 , 到处都是肥沃的农田和正在放养的耕牛 。
当明军在卫所制度的“打击下”逐渐衰落时 , 女真人却凭借着日益增长的农业产量 , 养活了大量的人口 。 这给未来双方地位的变化打下基础 。 明人赵辅在《平夷赋序》中记载建州女真平均每周“光顾”明朝边境两次 , 杀死掳走边境汉人达到十万余 。 大量被掳走的汉人被女真贵族当做奴隶 , 主要用于农业、手工业、冶金业 。 这又反向使得女真的社会得以进一步发展 , 大量汉人充当生产者后 , 更喜欢弓马骑射的女真人就能得到一定的“脱产” , 将更多时间用于训练和打猎 , 导致双方的战力差距进一步拉大 。
三桂历史|再读萨尔浒:“断粮道”失败的明朝军队
文章图片
【大趋势一旦形成 , 想要逆转很难】
明朝后期 , 女真人已经学会建造堡垒 , 甚至是小型城市 , 并将过冬的粮食储备其中 。 明军则针对这个现象 , 制定出战术 , 一场新的博弈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