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说文化|贾母一直非常关爱,为何临终前不能和外婆话别,黛玉6岁进府

黛玉自6岁来到荣国府长住 , 直到16岁左右芳年早逝 , 前后大约10年光景 。
想当初 , 黛玉初进府之时 , 外婆贾母史老太君对她是何等的宠爱?第一次见面 , 就搂着黛玉心肝宝贝地哭天喊地 , 甚至一度说出“我这些儿女 , 所疼者独有你母”的话来 。 可见 , 在贾母心中 , 对黛玉母女是心有愧疚的 。
老吴说文化|贾母一直非常关爱,为何临终前不能和外婆话别,黛玉6岁进府
文章图片
贾母之愧疚为何?主要就是贾敏远嫁 , 临终前未能母女话别见上最后一面 , 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一大凄苦 。
黛玉进府之后 , 贾母确实对其呵护备至 。 起居饮食更等方面 , 都向宝玉看齐 。 可以说 , 以黛玉的身体禀赋来说 , 能在荣国府生活这么多年 , 和贾母的照顾、痛爱是分不开的 。
要知道 , 在那个年代 , 林如海一命呜呼之后 , 林家再无他人 , 唯留下黛玉这个孤女 , 却又守着林家的百万家财 ,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觊觎之人还不多方设法图之?
老吴说文化|贾母一直非常关爱,为何临终前不能和外婆话别,黛玉6岁进府
文章图片
话虽如此 , 黛玉得到荣国府的庇护 , 得到贾母的关爱 , 从而长大成人 。 但唯有一个疑问 , 黛玉临终之时 , 贾母为何没有前去话别 , 祖孙两人见上最后一面呢?这实在和常理有悖 。
按说 , 贾母前有与女儿贾敏的生离死别 , 未能在女儿临终前殷殷话别 , 成了贾母多年来心头第一大痛事 。 看到黛玉 , 必定想起贾敏 , 黛玉岌岌可危之时 , 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外婆贾母 , 竟然忘了和女儿贾敏之间的遗憾、再次不去送行?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
有人说 , 贾母之所以不去看黛玉 , 是顾不上 。 因为此时荣国府正在筹划宝玉和宝钗的大婚 , 黛玉虽然和贾母是血缘至亲 , 但比起宝玉来还是疏远一些 , 亲宝玉、远黛玉 , 对贾母来说也是无奈的选择 。
老吴说文化|贾母一直非常关爱,为何临终前不能和外婆话别,黛玉6岁进府
文章图片
但是 , 我们应该注意到 , 黛玉将死 , 此时不见就是永无再见之期;宝玉大婚 , 大家都住在荣国府 , 贾母再怎么在乎宝玉 , 完全可以抽出时间到潇湘馆走一回 。 而贾母却是裹足不前 , 显然是有违人性的 , 也和一贯以来祖孙之间的关系不符 。
那么 , 黛玉临终前未能见到贾母这个外婆一面 , 到底是何原因呢?
其实很简单 , 贾母对黛玉的身体状况根本不知情 , 甚至完全不知黛玉之死 。
【老吴说文化|贾母一直非常关爱,为何临终前不能和外婆话别,黛玉6岁进府】之所以有这个说法 , 也是从人性的本色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
首先 , 黛玉年仅16岁 , 花样年华 , 在第71回里 , 贾母做了“八旬大寿” , 因此 , 贾母已是年过八十的老人 。 这个年龄在那年代 , 绝对是高寿之人 , 换个角度来看 , 也已经是风烛残年、在一天算一天了 。
老吴说文化|贾母一直非常关爱,为何临终前不能和外婆话别,黛玉6岁进府
文章图片
中华文化历来认为 , “白头人送黑头人”乃人生之大痛 。 风烛残年的贾母 , 能否坦然面对心爱的外孙女先自己而去?我们能想到这一点 , 贾府上下当家的人想不到这一点吗?显然不会 。
所以 , 黛玉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到岌岌可危、乃至最后芳魂杳杳魂归离恨 , 整个过程贾府都知道 , 唯有贾母被蒙在鼓里 。 呈现在她眼前的 , 必定只是宝玉大婚这样的喜庆之事 。 老人家嘛 , 乐呵乐呵之中啥都忘了 , 毕竟 , 宝玉这个宝贝孙子 , 比起黛玉来确实要亲近一些 。
老吴说文化|贾母一直非常关爱,为何临终前不能和外婆话别,黛玉6岁进府
文章图片
其次 , 黛玉和贾母之间的交流 , 王夫人等人或许也“动过手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