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牧民变身“管护员”,青海玉树:禁牧减畜集中养殖
下面来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藏族小伙子——巴青 , 他的家就住在青海玉树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的核心区 。
他原来是一个放牧员 , 但从2017年起他成了一名生态管护员 。 在
这几年里 , 巴青见证了身边草原的一个个变化 , “天蓝、水清、地绿”成了这片土地的生态名片 。
生态良好、生产优化、民生改善 , 巴青的家乡青海玉树州也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
在玉树州玉树市上拉秀乡加桥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 , 村里121户牧民的1200多头牦牛在这里进行集中管理 , 平衡草畜 , 减轻草场压力 , 合作社日常10个人就可以完成管理 , 劳动力得到解放 , 牧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
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上拉秀乡党支部书记吉松保:成立合作社以后 , 主要目的还是禁牧减畜 , 集中养殖以后一部分的草场闲置下来 , 开展了一些黑土滩的治理、种草 , 生态修复非常好 。
禁牧减畜后的牧民参与到国家公园的保护与管理 , 从“放牧员”到“管护员” , 从“草原上的人”到“国家公园的人” , 有了稳定可观的收入 。
33岁的巴青家住玉树州治多县扎河乡马赛村 , 这个小村庄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的核心区 。 2017年 , 巴青成为生态管护员 , 守护家乡的一些生灵 , 每年还有2.16万元的稳定收入 。
文章图片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可可西里申遗、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发展机遇和生态移民、河湖长制的实施 , 让玉树州近31万人享受到生态红利 , 12.9万贫困农牧民实现脱贫 , 1.8万人吃上了生态饭 。
数据显示 , 三江源区湿地面积由2012年的3.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5万平方公里 , 藏羚羊种群恢复到7万多只 , 雪豹种群超过1200只 , 三江源成为全球雪豹最密集的分布区域 。
文章图片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这里的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民保护的这样一个势态 , 具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当地的农牧民已经成为一个保护的力量 。 三
江源国家公园试点成立以后 , 它有了一个非常创新的举措 , 就是把生活在这的每一户牧民出一个人做公益管护员 , 保护就成了当地老百姓的事情 。 这件事在全世界也是一个创举 。
玉树高原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新种植的5万株藏柳苗 , 正在慢慢长大;巴塘河畔的万亩牧草绿意焕发;214国道百里绿色长廊;北京湿地公园、琼龙公园、南北两山造林绿化等项目实施后构建的园林城市;巴塘河、扎曲河里频繁被红外相机捕捉到的水獭 , 渲染出玉树最美的绿色底色 。
玉树州草地和水域湿地面积与2010年相比 , 分别增加了11380平方千米和442平方千米 。
通过监测数据表明 , 玉树州6市县县城所在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 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 , 确保每年平均向下游省份输送达600亿立方米左右的清洁水 。
文章图片
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水利局项目办主任才仁嘎哇:通过大量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 水利基础设施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 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 初步实现民生水利、生态水利、文化水利建设目标 。
有序推进河湖长制工作 , 干部群众保护水生态意识越来越强 , 所有玉树人民共同打造玉树“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名片 。
在玉树州生态环境局的生态环境数据中心 , 今年6月投入使用的生态环境监管平台通过大数据、大平台、大系统的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 , 构建起“互联网+”绿色生态的智慧环保监测管理模式 。
- 【】新闻调查:决战深度贫困
- 央视网|印度反华动作不断 外媒:民粹主义、自我安慰
- 央视网|教育部:公安机关、教育部门严打“涉考”违法犯罪
- 央视网|上直播、转内销……外贸企业如何突围?
- 央视网|新闻调查:决战深度贫困
- 央视网|中国气象局6月累计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4.3万余条
- 央视网|同比增长17.7%,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进出口量完成814.11万吨
- 央视网|中国气象局:6月累计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4.3万余条
- 新闻调查:决战深度贫困
- 央视网|正式实施全面强化隔离措施,哈萨克斯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4717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