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为什么说鲁迅最爱的人是母亲,把他伤得最深的人也是母亲?( 二 )


他不但在作品中对弱势群体倾注了极大的悲悯同情 ,
在现实中对弱势群体也是能帮就帮 。
甚至鲁迅嫉恶如仇的性格也和母亲如出一辙 ,
母亲跟着鲁迅到北京后 ,
每天清早她会戴上老花眼镜把儿子的报纸拿来看 ,
看到不平处往往会慷慨激昂地骂一通 。
鲁迅的母亲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也很强 ,
她70多岁时学青年人织毛衣 ,
织得不好就拆掉重新织过 ,
一次次的反复练习 ,
只要一有空坐下来就没日没夜地织 ,
终于连很复杂的花纹她都能织得出来 ,
最终学会了织毛衣 。
鲁迅深刻体会到母亲抚育和培养自己的不容易 ,
再加上自己的个性、品质上与母亲有颇多相似之处 ,
使得他对母亲不但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
也有发自内心的炽热的爱 。
鲁迅在晚年时曾对妻子许广平说 ,
在这个世界上 ,
除了母亲 ,
我只爱你一个人!
言下之意很明白 ,
他最爱的人是母亲 ,
然后才是妻子许广平 。
鲁迅不只是这么说的 ,
他也是这么做的 ,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事情 ,
他首先考虑的是母亲 。
1903年在光复会参加反清革命活动的鲁迅被钦点为暗杀满清要员的核心人员 ,
鲁迅当时提了个问题 ,
我可以去 ,
也可能会死 ,
可是死后丢下母亲 ,
怎么办?
光复会的领导人大为光火 ,
气得说 ,
你不用去了 ,
算了吧!
由此可见 ,
在鲁迅的心里 ,
母亲显然比推翻满清的革命更为重要 ,
什么事情都不能以牺牲母亲的利益为代价 。
正因为如此 ,
鲁迅在北京一站住了脚 ,
马上就把包括母亲在内的一大家子人都接到北京住 ,
他要顺着母亲的意思做 ,
既要服侍好母亲 ,
也要全心全意照顾好两个弟弟和他们的家小 ,
以此尽到他作为长子的责任 。
在北京定居后 ,
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切事务全都是鲁迅一人操持 ,
他不需要母亲操任何心 。
鲁迅不喜欢旅游 ,
但他到了节假日就要抽时间陪母亲在北京各个景点游览 。
鲁迅怕母亲没钱花 ,
每月另外给母亲26块大洋作为零花钱 ,
当时一个普通公务员的月薪是20块大洋 。
【爱历史】为什么说鲁迅最爱的人是母亲,把他伤得最深的人也是母亲?
文章图片
鲁迅的母亲鲁瑞(左)和朱安
鲁迅把最大的房子给母亲住 ,
自己蜗居在后屋狭长的一间小房子里 。
他了解母亲喜欢花木 ,
就特意修建了一个小花圃 ,
在母亲房间的窗前种了几株花卉 ,
让母亲隔着窗子就能看到花卉 。
鲁迅每次出门前还跟小时候一样要跟母亲道别 ,
一进家门必定要告诉母亲我回来了 。
惜时如金的鲁迅哪怕再忙 ,
他每天都必定要挤出点时间陪母亲聊聊天 ,
再进书房去写作 。
鲁迅每次在外面买了点心 ,
总是先让母亲挑选 ,
然后再给朱安挑选 ,
剩下的拿一小部分自己吃 。
鲁迅的母亲年轻时就靠自学达到了能看书的水平 ,
买书给母亲看也就成了鲁迅孝敬母亲的一个重要内容 ,
母亲尤其爱看张恨水的言情小说 ,
她看书还挺快 ,
比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美人恩》两部共有15本书 ,
她不到3个月就看完了 ,
所以 ,
鲁迅在给母亲买书上没少花钱 。
为了让母亲不因为书贵而于心不安 ,
鲁迅在上海时特意写信告诉母亲 ,
他托熟人去书店买书可以打六折甚至对折 ,
就不算贵了 。
鲁迅对母亲的孝心还表现在他离开母亲后 ,
几乎每个月雷打不动要给母亲写一封家书 ,
从1930年到1936年鲁迅去世前 ,
鲁迅在6年时间里给母亲写了近120封家书 ,
他在家书中对母亲的称谓尊敬得近乎迂腐 。
每当涉及到需要三兄弟一起承担的事情 ,
鲁迅为了不让母亲受到一丁点儿委屈 ,
他情愿自己承担全部的费用和责任 。
鲁迅对母亲发自内心的这种真诚而又炽热的爱 ,
不要说在近代 ,
就是在如今也很难找到鲁迅这样孝敬母亲的人 。
可偏偏是母亲 ,
这个鲁迅最爱的人却把他伤得最深 ,
这种伤甚至一直持续到鲁迅去世 。
母亲把鲁迅伤得最深的事情自然就是她自作主张给鲁迅找了朱安做他的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