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杂谈胡侃,不绕圈子,直接说答案,大侠吃完饭直接在饭桌上放下一锭银子就走,是一种艺术加工形式,是为了从侧面体现大侠豪气干云、放荡不羁、胸襟宽广的非凡品质,但在古代社会中基本不可能发生,一两银子,当做一个人一个月的口粮都绰绰有余,再加上民间钱银造假行为,直接以白银交易,过程十分繁琐,店小二直接放走大侠,万一出了差错,他自身也吃罪不起。如果影视作品或者小说如实描写交易过程,对于故事情节发展用处不大,你想啊,如果有人直接写,乔峰在客栈叫了一坛上好的女儿红,五斤熟牛肉,假如他只是付了一百文铜板,是不是观众那就觉得这大侠忒小气了呢?
文章插图
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很多影视剧情,把其中一些赘述之处剪切掉,人们依然能够看懂故事的整体脉络,在很多时候,次要细节的取舍反而成为一种凝练的表达方式,精简的、令人心生向往的代入感,恐怕是所有文学创作者持续追求的价值所在,类似于国画留白给世人带来的艺术享受一样,所以大侠实际付账和找零的细节,大可不必细细描写。【 宋史职官志|为什么古人吃完饭不问多少钱,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阻拦?】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至于专注于白手起家,为民除害,劫富济贫一类的大侠则另说,倘若为一方出去地痞流氓、恶霸奸商之类的,老百姓为报感激之情,总会筹集一笔见义勇为资金来报答大侠援手之情。如果回到现实,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惩恶扬善的大侠们自然不拘小节,把衣食住行写得事无巨细,恐怕也就找不出人们所崇拜的风采了,小说和影视围绕大侠所叙述的时间跨度很大,作者或导演必须掌握好整体节奏,如果把无足轻重的细节大量简略反而更能腾出空间来在有限的骨架内填充实质性的内容,使得故事情节更加饱满,因此选择性地删除繁琐的过程反而是一种正向选择。从汉朝开始,我国就开始把银两作为货币使用,但真正盛行流通还是在明清两朝,根源在于,历朝历代,中国银产量并不高。史料记载,货币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当时使用的是贝币,直到春秋时代才开始流行金属铸造币,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体系特色鲜明,中原三晋以布币为主,北方燕赵地区和东方齐国流行刀币,而秦国则流通圜钱,楚国使用铸文铜贝,诸多国家,各位为政,货币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更大范围的商业贸易,公元前221年,终于有人站出来说,为了方便天下的买卖,我们要统一货币,于是秦半两诞生了,从此在民间大量流通的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主。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历史洪流滚滚前行,钱币形态也随着各朝统治者意识发生着变化。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五铢钱,由于其大小适宜,做工精良,各朝各代,一用就是700年。到了唐朝,货币形态一改前貌,出现了开元通宝钱,这次货币变革影响深远。往后的各个朝代发行钱币时直接将“开元”换成当时所处的朝代即可,一直沿袭到清代,直到1916年的“洪宪通宝”方才落下铜钱落幕,据统计以通宝或元宝为名的钱币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成为中国古币史上的不朽丰碑。
文章插图
虽然在中间也出现过使用纸币的时代,但大多只是盛行一时,其后便被埋没在历史的余烬里了。民间真正盛行使用银两的历史,要从明清开始,由于航海时代的来临,中国丝绸、茶叶、瓷器等进入欧洲,欧洲商人在殖民地大量开产白银,用来和中国交换商品,从此,白银大量在民间使用。古代银子分为纹银和底银(也即是银子的白银含量),鉴别方法也十分讲究,以纹银为例,又可分为足纹、九九、九八、九七四种,足纹表面拉丝色泽均匀,从银子边缘到银两中心,连续成型,色泽白润无暇。银两边缘灿白如霜,用工具剪开,色泽依然如此,白如石灰,此种成色,便是足纹。至于其他含量的,除了银两表面的纹理顺畅度和剪开的色泽有区别以外,再无二致。
- 孙泽宇|“粉衣小哥”志愿者孙泽宇:将友谊与温暖传递下去
- 志愿服务活动|“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 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华林坪社区
- 魁星楼|光绪蓝田县志:明清县城一
- 郑松|深度“点铁成金”与木心的“后制品”写作——学者许志强访谈
- 梁新慧|就在明晚!CCTV-10将推出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河南卷·博爱篇
- 一颦一笑|冬奥会礼仪志愿者展“中国之美”
- 奥林匹克宣言|《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北京正成为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中心
- 美丽家园|泰安祝阳镇机关志愿服务队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 普洱茶|《普洱》杂志十五周年全国联动品读会在昆明举办
- 龙安志:西方社会对中国文明存在哪些误读?|东西问 | 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