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耀的科技观察|浪潮云海的底蕴与底气,做智算中心“中枢神经系统”

经过四个多月的全民抗“疫” , 目前国内的疫情防控形势已持续向好 。 但在此过程中 , 无论是科技抗“疫” , 还是复工复产中催生出的各种新型场景化应用 , 无疑也对企业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事实上 , 在IDC年初发布的《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十大预测》中 , 就指出到2021年 , 中国90%以上的企业将依赖于私有云、多个公有云和历史遗留平台的组合 , 以满足基础设施的需求 。 同时 , 到2022年 , 50%的企业将部署统一的VMs、Kubernetes和多云管理流程和工具 , 以支持多云的管理和治理 。
申耀的科技观察|浪潮云海的底蕴与底气,做智算中心“中枢神经系统”
文章图片
换句话说 , 混合多云正在重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边界 , 这就要求数据中心要有能力向外扩展 , 以支持本地部署的和在公有云中部署的工作负载;更为重要的是 , 由于容器和微服务越来越受到欢迎 , 企业对于在混合多云环境中的应用管理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在眉睫” 。
在此背景下 , 浪潮云海日前提出了构建智算中心“中枢神经系统”的新理念 , 通过提供满足不同类型企业上云需求的解决方案 , 覆盖从中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应用场景 , 为客户打造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IT能力 , 化解多云混合时代带来的新挑战 。
毫无疑问 , 浪潮云海如今以前所未有的前瞻力和爆发力 , 加速企业通往混合多云之路 , 这背后是整个市场进化的必然趋势 , 也是浪潮云海坚持不断创新和自我突破的真实写照 , 更是浪潮云海过去十年在市场中长期耕耘所沉淀的底蕴与底气所在 。
“中枢神经系统”新角色
众所周知 , 在今年4月9日举办的IPF2020上 , 浪潮首次提出了“智算中心”是智慧时代的“新基建” , 是智慧时代最主要的计算力生产中心和供应中心的重要判断 。
申耀的科技观察|浪潮云海的底蕴与底气,做智算中心“中枢神经系统”
文章图片
浪潮集团副总裁张东
正如浪潮集团副总裁张东所言:“从传统数据中心慢慢地过渡到具备云+数+AI的智算中心 , 这意味着未来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资源一定是云化的 , 也是软件定义的 , 无论是人工智能、边缘计算 , 还是5G , 都会需要云的基础设施进行支撑 。 ”
确实如此 , 随着“新基建”的提速以及数字化转型进入到2.0时代 , 无论是产业变革还是技术迭代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演进 , 这就要求企业从前端的设备到后端的云基础设施 , 以及支撑企业运转的关键应用 , 也都需要尽快完成升级和换代 , 通过再次重构以适应新的需求 , 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做观察:
一是 , 从应用角度看 , 云数智正在加速融合 , 今天很多企业从数字化正在走向智能化 , 不应仅仅只实现单纯的数据汇集过程 , 而是必须通过实现云边端一体的打通 , 从海量的数据中筛选有价值的部分 , 同时让AI的算法、算力以及各种能力在整个产业链路上进行灵活调用 , 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企业的智能化变革 , 而这些应用无疑对云基础设施底层架构的规模化、集中化、智能化都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 。
二是 , 从云基础设施看 , 企业的云基础设施架构也面临着从混合云到多云的迁移 。 如今 , 向混合多云迁移已成为众多企业选择的重要方向 , 这是因为混合多云的优势在于能够适应不同的平台需求 , 既能提供私有云的安全性 , 也能够提供公有云的开放性 , 它是企业获得成本最优以及实现快速响应的最佳计算环境 。
对此 , 浪潮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线副总经理刘晓欣表示:“很多客户过去几年在云数据中心升级过程中 , 出现了一期、二期、三期持续迭代的情况 , 这样就造成了不同云都处在一个环境之中 , 同时混合多云也在各种新的业务场景中不断出现 , 包括多种私有云的混合;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多云异构的混合;以及中心和边缘云的融合等等 , 这就催生出了多云管理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