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大学》|三步走,让人生不断攀升

重视道德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儒家的经典文献《大学》就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皆以修身为本。”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修身是做人的根本。
君王与平民百姓虽然不同,但都要做人这一点是相同的。人无德不立,有德之人,即使一个平民也会受到人们的尊重,而无德之人,职位再高,人们照样鄙视他。
一个人的才不配位,不足以胜任所在职位的职责,只是做不好工作;如果德不配位,就会无所守,为所欲为,倒行逆施,恶贯满盈,必然让人仇恨,最终就会招致祸患。而君王无德,很有可能是身死而天下亡。
朱熹|《大学》|三步走,让人生不断攀升
文章插图
《大学》是一本讲人应该如何修身。“大学”,相对于“小学”而言的。
古代8岁开始学习,学习洒扫进退应对基本礼节和礼、乐、御、射、书、数六艺的基础知识,称之为“小学”。15岁以后,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称为“大学”。
“大学”所学的内容是教育人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因而引申为“成人之学”,也就是教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一个社会意义的人。
有道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一出生,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还不是社会意义上的人。只有通过学习,不断修养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称为社会意义的人。
如何修养道德?
朱熹|《大学》|三步走,让人生不断攀升
文章插图
《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短短18个字,道出了《大学》的宗旨,也是统领全书的总纲,即“三纲领”,告诉人们怎样才能成为道德完善的人。需要三步走,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第一步,“明明德”。
“明”,是动词,彰明、彰显之义;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光明之义。“明明德”,就是让光明的德性得以彰显,也就是要张扬人的优秀品德。
儒家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圣贤之人,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想成为仁人,就是一定能成为仁人。
朱熹|《大学》|三步走,让人生不断攀升
文章插图
为什么人人不是尧舜呢?就是人的光明的德性被遮蔽了。人进入社会后,花花世界,五光十色,诱惑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被各种各样的诱惑遮蔽了内心的澄明。
所以,修身的第一步就是让光明的德性得到彰显。
第二步,“亲民”。
朱熹|《大学》|三步走,让人生不断攀升】最有争议的就是“亲”字,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亲”同“新”,革旧图新的意思,就人要去恶从善,使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进,不断提高内心的境界,这是朱熹的观点。
而王阳明则反对朱熹的观点,认为“亲”就是亲近,意思是亲近百姓。不但要修身,还要以德教化百姓,帮助他们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的心灵像自己一样达到纯洁的境界,都成为有德之人。后边谈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两人都是儒学大家,各自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王阳明站位较高,是从为官从政的角度来说的,但当“革新”讲,更适用于每一个人,与前后两句联系起来,更有道理。
朱熹|《大学》|三步走,让人生不断攀升
文章插图
“明明德”就是让人美好的德性不断地显现,就是要使自己变得一天比一天好,让善一天比天多,让恶一天比一天少,这就是改变,就是革旧图新,就是后边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们读书是干什么的?读书的作用就是让人明理,明理后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读书不能改变自己,无所用场,书就白读了。
革旧图新最好的方式就是内省,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每天都有所悟,不至于迷失自我;通过反省,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知错就改,改过自新。
第三步,“止于至善”。
止,停止;至善,最完善的境界。
人生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点点滴滴每天进步一点点。在什么地方停止下来呢?到达最完美的地方才能停下来。“明明德”和“亲民”的一切方向是“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