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毕节市七星关区:扶贫车间生产忙 长面飘香促增收
人民网-贵州频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5月12日,在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的扶贫车间里,工人们身着工作服,统一佩戴口罩,发酵、压面、切面……他们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着机器,一根根面条在生产线上缓缓成型,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我们扶贫车间建立于去年7月,总面积1100平方,前前后后投资了70多万。”扶贫车间负责人许鹏介绍道。
近年来,七星关区积极鼓励能人志士返乡创业就业,刚刚退伍的许鹏抓住有利时机,返乡发展起面条加工扶贫车间。“我原来在云南当兵,2017年12月中途休假回来,发现家这边都没人发展加工业,很多在家的人都无事可做,所以萌生了做工厂的想法,想带领大家一起做事。”当被问及创业的缘由时,这名年仅26岁的年轻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怀揣着理想,退伍后的他第一时间就外出寻找合适的项目,在一番考察过后,他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了面条加工上。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高流村的面条加工扶贫车间最终在2019年7月成功建立并投产。
“我们车间刚开始建立的时候,月销量是在10吨左右,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现在达到了26吨。”许鹏说,最难熬的日子还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那时由于各个地方都封路,面条都运输不出去,好在当时订单都是正常接着走,生产出来的面条都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储存好,然后可以通行的时候就立刻给客户把货供上。
凭借着良好的信誉,加上加工出来的面条柔滑劲道、口感品质优,扶贫车间的面条供不应求,除了七星关区外,甚至还销售到了威宁、纳雍等其他县城,最多的订单一次性可达到6吨,每吨售价4000元以上,直接带动当地多人就业,共同增收。
“现在我们车间固定的工人有5名,其中有1名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许鹏说,每一名员工他都是按照骨干的标准进行培养,要让大家不仅赚到钱,还能学到技术,从而为以后扩大生产规模打下基础。
贫困户许猛在被安排到扶贫车间里来务工后,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积极性很高。“我们来面条厂打工,每个月工资是1000多元,生意好的时候还会更多,而且每个月只用做十来天,比较轻松,赚钱的同时还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的事。”许猛说,自从有了扶贫车间,自己挣钱顾家两不误,只要面条厂一直经营,他会一直坚持在里面干活挣钱。
产业发展好,群众增收有希望。扶贫车间成为高流村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下了产业基础,搭建了就业平台。
【 扶贫|毕节市七星关区:扶贫车间生产忙 长面飘香促增收】“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是我回来的初心,我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还需继续努力。”许鹏说,退伍不褪色,他要继续发扬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努力把面条推向更大的市场,将车间进一步做大,安排更多的人就业。(陈曦)
- 人民日报客户端西藏频道|林芝巴宜区扶贫办党支部“结对联建”助推脱贫攻坚
- 脱贫|云南文山近60万人摆脱贫困 80%通过产业扶贫实现增收
- 扶贫|挪穷窝、拔穷根,云南保山: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 国际在线|六盘水 |“稳”“富”交响奏乐章——看海坪易地扶贫搬迁的生动实践
- 澎湃新闻|美国私人火箭公司发射失败,一箭七星报废
- 扶贫|云南保山: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挪穷窝、拔穷根
- 人民日报|截至1季度末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4443.5亿
- 林芝巴宜区扶贫办党支部“结对联建”助推脱贫攻坚
- 贵州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惠及3800多户贫困家庭
- 携起手来奔小康——“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事迹在宁夏引起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