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石e洞察|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给“危机下”的中国企业16个字:“人心惟危( 三 )


中国企业家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科学理念和专业能力的欠缺 。 他们在“灰度”的环境里成长 , 往往有一些独特的成功经验 , 可以称之为“独门暗器” , 比如一个营销“点子” , 一个产品概念 , 一种锁定渠道合作伙伴的“政策” , 等等 。 当外部行业和市场趋于成熟时 , 企业从“机会型”成长转向依靠组织的“体系性”成长时 , 需要引入专业性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技术 , 需要系统的战略思维和管理解决方案 , 一些年龄较大、知识基础较差的企业家就很难驾驭了 。 举两个例子 。 其一 , 不少企业大搞流程建设 , 但往往把流程复杂化和繁琐化 , 本来流程优化的目的在于使运行轨道更加平滑 , 让列车走得更快 , 能高效抵达目的地 , 但很多企业弄成了权力再分配 , 关注的是多设“红灯”、增加审批环节 。 一些企业家(主要是民营企业老板)身陷流程怪圈 , 总觉得效率低了 , 事情不好办了 , 却不知症结所在 。 其二 , 绩效管理是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手段 , 但经常变成“拍脑袋、压任务” , 甚至是“大跃进” , 用理性的管理形式掩盖非理性的管理内容 。
有的朋友也许会说 , 民营企业老板可以请专业化程度高的职业经理人来呀!但如何选择合适的职业经理人 , 怎么与职业经理人沟通 , 怎么与职业经理人建立信任关系 , 如何评价职业经理人的工作绩效——概言之 , 如何用好职业经理人 , 是许多企业创始人面临的共同挑战 。 连阿里巴巴这样代表“互联网”、“新经济”的企业 , 空降的职业经理人都几乎全军覆没 , 更何况那些传统行业里的中小企业 。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民营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双输的悲剧 。
除了战略失误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家自身的缺陷之外 , 中国企业常见的内部问题还有两个(它们都与企业生命周期有关):一是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生命周期进入成熟阶段 , 内部的“熵”值增加 , 即复杂提高 , 不创造价值的因素积聚 , 利益结构僵化板结 , 组织缺少动力、活力和战斗力 。 二是部分企业创始人年事已高 , “接班人”问题浮现出来 。 源于中国的文化传统 , 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家还是倾向于有血缘关系的后代接班 , 但不是所有的“二代”都愿意和适合接班 。 许多老一代企业家很纠结:交给自己的儿女吧 , 不合适或不可能;交给职业经理人吧 , 又不放心也不心甘情愿 。 即使有些企业家有将位置让给职业经理人的胸怀和愿望 , 但是由于长期疏于人才梯队的建设 , 也无合适的人选可接 。 像美的集团何享健那样 , 长期培养接班人 , 顺利接班 , 在庞大的中国民营企业群体中属于小概率事件 。
03
中国企业“向生而生”的关键要素
“向生而生”这个词是从“向死而生”套过来的 。 2014年上半年 , 彭剑锋教授、陈春花教授和我3个人 , 举办了一次对话会 , 讨论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战略转型问题 。 在确定标题时 , 有人提出“向死而生” , 有“置于死地而后生”、于绝境中奋起的意思 。 但大家觉得企业家不愿意听到、看到“死”字 , 认为不吉利 , 担心一语成谶 。 陈/p>
【华夏基石e洞察|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给“危机下”的中国企业16个字:“人心惟危】“向死而生”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概念 , 是其“死亡本体论”的基本阐释 。 存在主义认为 , 人生来就是绝望的、无意义的 , 处于“向着死亡”的过程之中 。 正因为如此 , 每个人都需在有限的生命进程中进行选择、寻找意义、确立自我、实现价值 , 以这种方式超越死亡 。 按照这样的阐释方式 , “向生而生”不仅意味着以信念牵引企业前行 , 而且也意味着在“向生”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选择 。 只有这样 , “生”才能实现 。
中国企业如何“向生而生”呢?什么是中国企业“向生而生”的关键?不少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 , 最重要的是战略创新——我们在各种媒体、论坛上看到最多的字样就是“颠覆”、“跨界”、“重构”、“平台”、“生态”等 。 也有人认为 , 组织变革不容忽视 , 于是 , 我们对“去中心”、“去中层”、“组织无边界”、“开放价值链”等耳熟能详 。 这些主张重要不重要 , 当然重要 , 但是 , 它们还是处于方法和技术层面 。 比其更重要的 , 是企业生命体的文化基因 , 即企业顶层设计的内核:组织的假设系统和价值观体系 。 它们是组织对待外部环境、对待顾客、对待内部员工以及相关其他利益主体的基本态度和原则 , 是企业成长的牵引、指南 , 也是企业成长的支持和约束 。 就像一条河 , 河水形态丰富 , 时而澎湃 , 时而平静 , 同时因地而异 , 但河基、河床才是水流走向的决定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