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琳@这部恐怖片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救世主( 二 )


但正如推荐《第六感》和《小岛惊魂》时小嗨说得那样 , 这类悬疑恐怖片最后的反转必须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 否则再惊艳也无济于事 。
如何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无疑要在细节铺垫上下功夫 。
在这一点上 , 本片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
全程利用一种看似不经意最后却都能在故事里找到关联的细节引导观众一步步走近真相 , 以至于谜底揭晓 , 那些带有宗教色彩、让人不以为然的细节全都成为了最终细思极恐的源泉 。
比如维奥莱特对待卡罗琳冷淡至极 , 是因为她想要一个黑人身体 , 而卡罗琳是白人 。
再比如维奥莱特发现卡罗琳和卢克在房间里交谈 , 当即用极度不爽的口吻调侃卢克 。
卢克却说了句:你永远是我的唯一 。
还有卡罗琳来到卢克家里时 , 发现他听着年代非常久远的黑人歌曲 , 桌子上摆放着的则是几本入门级的法律书籍 。
可见在交换身体以后 , 他既保留着自己原本的爱好 , 同时又要延续对方的社会身份 。
除此之外 , 还有那个巫术横行的地区环境、维奥莱特种种神秘的行为、一直放在客厅里的不知名黑人夫妇的照片、本多次让卡罗琳“逃离”的暗示......
甚至还有些细节会混淆视听、刻意误导观众 。
比如卡罗琳初到古宅时 , 门廊里那个一直在轻微摇摆的秋千 。
这个秋千的特写镜头占用了半分钟左右 , 为的就是让观众下意识认定古宅里有鬼 。
直到最后才发现导演是在用这个镜头排遣两个角色相互介绍时的尴尬 , 特意采用空镜头来避免画面的单调 , 同时将观众往错误的方向引导 。
这些或细致或误导的细节 , 都在故作不经意的平淡里成为了最后故事必要且充分的补充和铺垫 。
这样的细致绵密才是本片最核心、最厉害的底蕴 。
说了这么多 , 小嗨始终没有提作为一部恐怖片最重要的一点——恐怖感 。
本片具有足够的特点可以与其他恐怖片区分开来 , 因为它所带来的恐怖感无疑是独特且惊人的 。
全片既没有妖魔鬼怪、魑魅魍魉 , 也没有连环杀手、变态恶魔 , 只有普普通通的人 。
可就是普普通通的人 , 却让人感受到了莫大的恐惧 。
卡罗琳出于善良和爱心 , 打定主意要揭开谜团、打破巫术、帮助本摆脱病痛的折磨 , 殊不知正是善良和爱心害了她 , 自打进入古宅的那一刻起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
维奥莱特和卢克也正是利用了人类普遍的好奇心和善良的本性才得以一次次地得手 。
观众的恐惧 , 则是来源于好心没好报的那种绝望与无助 。
比起单纯的血腥暴力和一惊一乍 , 这样的恐惧 , 才叫直击人心 。
而且影片从始至终一直在强调一件事——信则有 , 不信则无 。
只有你相信 , 他们的巫术才真正有效 。
片中有一个镜头初看时并不起眼 , 却又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
当卡罗琳试图利用巫术解救本的时候 , 本流泪了 。
是感动吗?不 , 当你看到最后细细琢磨才会发现 , 是悲哀和绝望 。
经历过一切的他知道 , 在维奥莱特的不断诱导下 , 卡罗琳已经开始相信巫术了 。
最终等待她的命运只有一个 , 那就是重蹈自己的覆辙 。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信则有 , 不信则无 。
如果相信 , 就一直相信下去;如果不相信 , 那就一直彪悍地不相信下去吧 。
千万不要让好奇心左右了主观思想 。
正如影片最后 , 年老体衰的卡罗琳和本双双躺在救护车上 , 四目相对、默默无言 , 再多的悔恨也已经无济于事 。
善良可以 , 但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救世主 。
否则你只会掉进所谓的“巫术”里 。
(本文原创 , 请勿转载!)
【卡罗琳@这部恐怖片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救世主】High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