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这一段时间关于古代科举的相关话题都被提及,作为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个跟科举扯不开关系的范进也被人多次提及,有些功利主义者更是赞扬范进,认为范进是屌丝逆袭的代表,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种明目张胆偷换概念,大概是读大部分读者没有时间去读一遍《范进中举》吧。范进中举明明是一种讽刺科举,反而得到赞扬,当然这不是重点,我比较伤感的地方是,你们一再说范进,有没有想过孔乙己的感受,都是被写在教科书里面的人物,孔乙己难道不比范进还要执著?科举都取消了,他还坚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人生信条。
文章插图
相对来说,孔乙己比范进还惨,最起码范进原来就是秀才,靠中举人就是踏入封建统治阶层的半个门槛,孔乙己连秀才都没有考上,依然坚持读书,依我看,我们现在缺乏的不是范进的功利主义科举情况,而应该学习孔乙己这种一条路上走到黑的学习精神。当然,所处时代不同,我们现在有更多的选择,不一定只有考学一条路,无论是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还是写《孔乙己》的鲁迅,其实都不是依靠科举有了这样的成就的。尤其是吴敬梓,更是对科举深恶痛绝,吴敬梓的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大多都是科举出身,他的父亲也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也轻而易举考上了秀才,但是吴敬梓靠举人的时候,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而对科举产生了抵触,后来干脆放弃了科考,尽管最后穷困潦倒,这篇《范进中举》就是对封建科举体制的一种讽刺。
文章插图
《儒林外史》被称作中国古代最具讽刺能力的小说,在文中有多重讽刺,当然最大的讽刺,还是逃不过一个钱字。我是经济专业出身,谈什么的时候都离不开钱!范进执着科举,其实也并不是为了功名,而是为了富贵,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功利心态下的读书,还真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然而在没有考上科举的时候,范进的家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他的母亲饿得连眼睛都看不到了,无奈之下范进的母亲让范进去把鸡卖了,买点粥回来。穷酸到这个模样,也当真是穷怕了,所以很多人都瞧不起他,尤其是他的老丈人,更是三天两头的怼他,嫌他没有出息。但是范进中举后就突然一夜暴富了,剧情反转实在是有点大,刚刚出榜本地的乡绅就来找范进攀亲戚,套关系,并且出手就给了五十两银子,还让他搬进大房子中住。
文章插图
给他钱这个张老爷多有钱,范进老丈人说,一年有事没事也要吃四五千斤肉。范进的结局也特别好,按照文中所写:“从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过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自然是不用说了。张乡绅家利又来催着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可以说,中举使得范进一下子脱下了中下贫农的帽子,翻身农奴把歌唱了。范进能够有如此造化,还真得感谢科举帮助了他,在古代封建社会,读书人都是享受很多特权的,考上秀才之后见官不用下跪,受审不用刑,并且免除徭役等等。范进原来就是秀才,只不过考举人的过程有点艰辛,连续考多少次都没有中,也说明举人并不好考。
【 孔乙己|范进中举考中的不过是一个举人,为何能够一夜暴富!】
文章插图
清朝著名文化人康有为早年考个秀才就考了三次,然而在考举人的过程中是异常艰辛,从19岁开始考,一连考了17年才考中举人,所以康有为对科举也是深恶痛绝。康有为有一个学生梁启超,那真是11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康有为收了梁启超这个学生后,那是名声大震,成为传奇式的人物。一旦成了巨大,人就从民,变成了官,已经成为预备官员,并且可以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去了。
- 孔乙己|【青春荟】酒藏心里
- 范进|胡屠户的巴掌也是一剂猛药
- 咸鸭蛋|汪曾祺的咸鸭蛋、孔乙己的茴香豆…语文书里让人流口水的美食,自己动手做出来!
- 麻子|连载丨丰子恺自述 03 中举人
- 升旗仪式|好好学习,孝老敬亲——郑州45中举行“最美孝心少年”主题升旗仪式
- 同学们|阳信二中举办第25届校园艺术节展演活动
- 党史|枣庄十五中举办“庆百年华诞 抒爱党深情”文艺演出活动
- 文艺|枣庄十五中举办“庆百年华诞 抒爱党深情”文艺演出活动
-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牢记初心使命永远跟党走——淄博十七中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永远跟党走”主题文艺晚会
- 桃源四中|桃源四中举办第一届教职工钓鱼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