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夫有多惨?学者:一般活不过40岁( 三 )


有一位叫陶孟和的知名学者 , 从社会福利的立场上 , 曾提出废弃人力车的四大理由:

1.人力车夫的劳动极费力 , 虽然竭尽全身之力 , 而每次被拉者不过一人 。
2.人力车夫的工作不合卫生 。 伛偻奔跑的姿势妨碍胸部的正常运动 。 急迫的呼吸 , 所吸又为大街上污浊的尘埃 , 有害于肺部的健康 。 身上穿着汗垢的衣服 , 容易染上各种疾病 。
3.其所付出的劳动与所得到的报酬相比 , 收入极少 。
4.人力车夫的劳动几乎全凭体力 , 不需要多少知识技能 。 因此 , 这种剥削国民精力 , 妨害国民健康 , 甚至贻害及于后代的职业 , 应该废除 。
另一位知名学者胡适则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立场上 , 提出废人力车的主张 。
他认为 , 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界线 , 就是人力车文明与摩托车文明的界线 。 人力车代表的文明就是那种用人做牛马的文明 , 摩托车代表的文明就是用人的心思才智制作出机械来代替人力的文明 。 把人做牛马看待 , 无论如何够不上叫做精神文明 。 用人的智慧制造出机械来 , 减少人类的苦痛 , 便利人类的交通 , 增加人类的幸福 , 这种文明含有不少精神文明的成分在里面 。 胡适主张废除人力车而代以机械车 , 这是显而易见的 。
胡适
无论从社会福利 , 还是从物质文明 , 还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说 , 废除人力车是理所必然的 。 而且 , 人力车的大量存在 , 还是社会进步的障碍因素 。 在北平 , 曾有数千车夫卧在电车轨上阻止电车的通行;在广州 , 1926年因人力车夫的强烈要求不得不限制公共汽车的行驶;在汕头 , 1927年人力车夫捣毁了第一辆公共汽车;在杭州 , 发生过人力车夫捣毁全市的汽车行和汽车的事 。 但从社会进步的趋势上说 , 机械排挤、代替人力也是势所必至的 。
可是 , 废除人力车谈何容易 。
人力车夫大都是农村中破产的农民 , 他们在农村无法维持生活才逃往城市 , 在谋生乏术的情况下才选择“牲畜式的劳动”——拉人力车 , 以活命养家 , 如胡适所说 , “我们坐在人力车上 , 眼看那些圆颅方趾的同胞 , 努起筋肉 , 弯着背脊梁 , 流着血汗 , 替我们做牛做马 , 拖我们行远登高 , 为的是要挣几十个铜子去活命养家” 。
而且 , 能够拉上人力车还算幸运 , 总比行乞街头无所依归好些 。 一旦人力车废除 , 成千上万的车夫就会立即断绝生活来源 , 其后果更不堪设想 。 当时就有人指出 , 废除人力车的主张 , 无论其动机出于为社会福利 , 为物质文明还是为人道主义 , 其结果反为社会祸害 , 为物质罪恶 , 为残酷主义 。
结语:理想与现实相背驰 , 这在近代中国是常有的事 。 当然 , 抗战以后 , 人力车逐渐让位于三轮车 , 这是一个进步 , 但三轮车仍然是一种“人力车” , 仍然是流民的一种职业流向 , 这里就不多讲了 。
理想与现实相背驰 , 这在近代中国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