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榆林窟2号窟的西夏水月观音图( 四 )


玄奘|榆林窟2号窟的西夏水月观音图
文章插图
周围环境,意境幽远,岩石苍苍,流水潺潺;虽然只是左下角不起眼处的一方小小瀑布,但流水描绘工细,可见水面溅起的细小浪花;水草也画得运笔挺拔。
玄奘|榆林窟2号窟的西夏水月观音图
文章插图
玄奘|榆林窟2号窟的西夏水月观音图
文章插图
天空中,五彩祥云缥缈,一对灵鸟蹁跹。
玄奘|榆林窟2号窟的西夏水月观音图
文章插图
水月观音图【临摹】李承仙
初唐诗人王勃有诗《观音大士赞》:“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gàn)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
玄奘|榆林窟2号窟的西夏水月观音图
文章插图
水月观音图【临摹】张大千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三中记载:“胜光寺……塔东南院,周昉(740—800)画水月观自在菩萨、掩障菩萨、圆光及竹”。
玄奘|榆林窟2号窟的西夏水月观音图
文章插图
黑水城出土西夏水月观音像据画史记载,水月观音为唐代画家周昉所首创,诗人白居易看到后惊叹不已,赋诗赞美道:“净渌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像,万缘皆空。”(《画水月菩萨赞》)
玄奘|榆林窟2号窟的西夏水月观音图
文章插图
水月观音图 史苇湘临摹
白居易的诗句,是对水月观音艺术美感和画面意境的高度概括。水月观音把佛教的菩萨放在有山水树木的背景中,且以月光来衬托意境,这在印度佛教艺术中看不到,完全是中国式的观音。而水、月或水中月又是常见的佛教譬喻,它们是针对无常与世间的一切而说。通常也被认为以水中之月来比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玄理。可以说水月观音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与佛理完美的结合,是以中国山水画的境界来表现佛教内容的典型作品。
以上内容来自于公众号牧弘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