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说历史田豫、牵招为何没有得到曹魏重用?同两人与刘备的特殊关系有关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对田豫、牵招二人应该并不陌生 , 两人常年镇守曹魏北疆 , 在对抗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立下许多战功 , 陈寿因此在《三国志》中为两人立传 , 以示其功勋 。 然而陈寿在传末的评语中却说了这样一句话“而(田)豫位止小州 , (牵)招终於郡守 , 未尽其用也” 。 这是为何呢?
陈寿的不解: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纪传体史书一般将经历、功绩相似的多人合并立传 , 陈寿在《三国志》中将满宠、田豫、牵招、郭淮四人合并立传 。 从个人经历上来说 , 四人有很大的相似性 , 都是镇守边陲的大将:其中满宠常年镇守曹魏南线的淮扬一带 , 田豫、牵招常年镇守曹魏北疆的并州、幽州 , 郭淮则常年镇守曹魏西线的雍州、关中一带 , 所以陈寿将四人合并立传是非常合适的 。
而且他们的功绩也很难分出伯仲 。 满宠参加过襄樊之战 , 又坚守庐江、合肥 , 多击退东吴进攻;田豫、牵招坐镇北疆 , 多次化解匈奴、鲜卑的威胁;郭淮则常年活跃在对抗蜀汉的前线 , 确保雍州、关中无虞 。 但是从四人的官爵高低来看 , 差距就十分巨大了:
曹魏建立后 , 满宠升任前将军 , 后领豫州刺史 , 封昌邑候 。 曹休去世后 , 满宠接任征东将军 , 总督扬州军务 。 晚年升任太尉 , 食邑九千六百户 , 只比万户侯差一点点 , 去世后更是追谥景候 , 满宠在曹魏的地位可见一斑 。 郭淮是司马氏的大红人 , 曹魏建立后为雍州刺史 , 后升任前将军、车骑将军、阳曲候 , 食邑两千七百八十户 , 去世后追封大将军 。 而郭淮的妻子王氏是王凌之妹 , 王凌被判诛族时 , 王氏理应受到牵连 。 但司马懿念在郭淮的面子上 , 最终放过了王氏 。
石头说历史田豫、牵招为何没有得到曹魏重用?同两人与刘备的特殊关系有关
文章图片
那么田豫、牵招二人呢?曹魏建立后 , 田豫为护乌丸校尉 , 持节 。 后因派系斗争被调任汝南太守、殄夷将军 , 晚年为护匈奴中郎将、振武将军、领并州刺史 , 长乐亭候 , 食邑五百户 。 牵招为护鲜卑校尉 , 最终只做到了雁门太守 , 爵位为关内侯 , 没有食邑 。
四人合为一传 , 田豫、牵招的官爵同满宠、郭淮相比真是“天差地别” 。 所以陈寿在传末不禁感叹到“而(田)豫位止小州 , (牵)招终於郡守 , 未尽其用也” 。 那么田豫、牵招没有受到曹魏重用的原因是什么呢?
疑惑的关键:田豫、牵招与刘备的特殊关系
【石头说历史田豫、牵招为何没有得到曹魏重用?同两人与刘备的特殊关系有关】田豫和牵招都有一个共同点:两人同刘备都有一段非常特殊的关系 。 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或许是解开疑惑的关键 。
田豫和刘备的之间的关系较为清楚 。 陈寿在《田豫传》的开头就写到“刘备之奔公孙瓒也 , 豫时年少 , 自托于备 , 备甚奇之 。 ”刘备早年投奔公孙瓒的时候 , 当时年少的田豫就已经将自己的前途托付给刘备 , 随刘备左右 , 刘备也十分器重田豫的才干 。 194年 , 刘备救援徐州陶谦 , 被举荐为豫州刺史 。 田豫因母亲病危 , 必须要回老家幽州渔阳郡探亲 , 刘备知道此别再难相见 , 便哭着送别田豫说“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 两人缘分也止于此 。
牵招同刘备的交集并没有被写进史书之中 , 而是被镌刻于碑文之上 。 西晋名士孙楚(曹魏大臣孙资之孙)曾为牵招撰写碑文《雁门太守牵招碑》 , 碑文中除了介绍牵招的品行功绩之外 , 有这么一段文字特别引人注目“君与刘备 , 少长河朔 , 英雄同契 , 为刎颈之交 。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牵招和刘备在年少时便惺惺相惜 , 两人关系十分亲密 , 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刎颈之交 。
石头说历史田豫、牵招为何没有得到曹魏重用?同两人与刘备的特殊关系有关
文章图片
虽然留存资料上没有记载牵招和刘备是如何相识的 , 但从两人早年活动经历上还是可以略窥一二 。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 , 刘备是幽州涿郡(河北涿州)人 , 牵招是冀州安平国(河北武邑)人 , 用现在的话来说两人都是河北老乡 。 189年 , 刘备曾前往洛阳拜见老师卢植 , 而牵招跟随老师乐隐在洛阳求学 , 两人同处洛阳城内 。 而刘备早年喜好结交豪侠 , 牵招曾为老师乐隐复仇手刃山贼 , 载着老师的尸体还乡安葬 , 可见牵招和刘备性格相合 , 都是一路人 。 所以大概猜测 , 牵招和刘备早年相识 , 在洛阳的那段时光又加深了感情 , 很可能刘备曾在牵招为老师报仇时出手相助 , 两人结为刎颈之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