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它告诉我们任何事情不能只是简单的看知识,而应该要结合实际去理解。
【 剪刀|古代收银员也不好做,“找零钱”还要借助工具?】对于这句诗最好的体现就是,看电视和看历史的区别。电视剧里面由于编剧水平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可以看到一些想当然的场景。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古代的大侠每次吃完饭以后,居然扔一锭银子,每次都是几十两,然后说“不用找了”。
文章插图
当时,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都觉得大侠特别的豪爽,但是后来真正了解了白银的历史以后才发现,原来电视剧里面,小说里面都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现象根本不可能存在。
而且更加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古代收银员也不好做,“找零钱”还要借助工具。
一、搞笑的白银场景
在《鹿鼎记》里面就经常有一些场景,韦小宝去吃饭,然后随随便便就扔下几十两的银子,吃的饭那叫一个爽,出手大方的那叫让人一个羡慕了得。但其实这一现象根本就不靠谱,因为史书记载中白银有着另外的奥妙之处。
首先第一点,白银的普遍推广应该是在宋朝以后,真正彻底流行开来应该是在明朝。因为中国自产的白银数量很少,过去基本上以铜钱为主。
等到当年新航路开辟,西方与东方进行瓷器贸易的时候,才大约有一亿两白银流入中国内部。这时候大量的白银流入,于是原先的交易货币变成了白银才出现,有可能大家都用白银交易。
文章插图
所以大侠结账直接甩白银基本上不可能,一般概念上来说大部分人都是带着所谓的铜钱去消费。
那么为什么要带着铜钱消费?
首先大家不要瞧不起铜钱,觉得这个东西太廉价,但其实就当时的消费水平来看。一两白银大约在明朝中后期为600块钱左右,在宋朝时期更加能达到2000块钱。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超大面额货币,而那时候三文钱可以买一个烧饼。所以用铜钱消费是常态,用白银根本就无法进行正常贸易,大部分时候都需要进行换算。
那么问题来了,小额度的交易可以用这些铜钱来进行换算,那么大额度的交易又该如何呢?这就不得不引出我们开头聊到的概念,古代收银员的苦恼。
文章插图
二、收银员的苦恼
当交易额度已经高达几百几千块钱的时候,那么接下来就必须要抛弃铜钱来进行白银交易。例如我们要去置办过年的年货,前前后后可能需要开销几千块钱。如果用铜钱的话,可能大家需要扛个麻袋,所以我们就不得不用白银来交易。
但我们都知道白银这个东西是一个整体,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找零处理呢?
有的时候如果交易的差距不是很大,例如我们买九两九钱白银的东西,有那么一点点差距,可以用铜板来进行找零。
但假若差距过大,例如人们拿着一个几十两的白银,却要花销十几两银子,那么收银员可就尴尬了。因为如果用铜板进行回馈的话,估计客人要扛个麻袋回去,那么到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很明显,收银员就必须要借助辅助工具。
这个辅助工具要么是牙齿,要么是剪刀,另外还要加一个称重器。要知道古代的白银一般都是质地非常柔软的,所以对白银进行分开,可以用牙齿去咬或者用剪刀直接剪开。
文章插图
例如几十两的白银需要把它分出十几两的残余出来,那么就必须要用牙齿一点一点的咬,然后用秤去称。等到咬出一个合理的重量的时候,然后再进行交易。当然这样的方法非常的粗暴,而且很不适合切割,因此大部分时候大家会用剪刀。
经验丰富的收银员会一刀一个准,然后剪刀出合适的银子。所以我们会看到,历史记载中大部分的白银都是碎银子。例如在《红楼梦》中可以看出,每次到了真正分赏银的时候,大家拿的都不是真正的银锭子,而是碎银子,大约为二三两的样子。
所以说,古代的白银进行货币交易非常的不方便,如果没有经验老道的手法,或者没有剪刀与天秤的话,那么根本就无法进行结算。
三、古代的应对之法
面对如此麻烦的现象,古人当然也有解决的办法。例如在大元朝和大明王朝时期,开国君主朱元璋,还有元代的皇帝都曾经实行纸钞来代替白银进行贸易。大明宝钞上面写的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大家可以直接用这些固定的数额进行交换。
- 野客丛书|古代诗人最喜欢说,却不肯做的一件事,诗人的话千万不要信
- 古代|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摇篮 古代思想的发源
- 沙龙|古代人吃什么饭、能不能吃饱?这场科技考古的沙龙谈到了
- 天工开物|江西三馆联合举办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样式雷”研学活动
- 金币|霍克森窖藏出土,专家发现一件古代饰品,看到后才明白它绝迹原因
- 上巳节|古代版“情人节”竟是?不是你想的那个!
- 中国古代|“行冰如飞”的中国古代冰上运动
- 王娟|可炸可煮、可甜可咸 你知道汤圆在古代叫啥吗?
- 安德明|古代版“情人节”竟是?不是你想的那个
- 馅料|这是一则科普帖!汤圆在古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