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壁|古建筑营造——传统建筑构件之美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源远流长,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几千年来,建筑杰作不断涌现。中国古代建筑优美柔和的轮廓、变化多样的形式令人赞叹。这些特色的古建筑构件,你了解多少?
飞檐
照壁|古建筑营造——传统建筑构件之美
文章插图
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多指屋檐翼角向上翘起,如飞举之势,《诗经》有云“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它是中国古代建筑在檐部上的一种特殊处理和创造,常用在亭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的屋顶转角处。
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斗拱
照壁|古建筑营造——传统建筑构件之美
文章插图
斗栱,又作斗拱,别称斗科、欂栌,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斗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
雀替
照壁|古建筑营造——传统建筑构件之美
文章插图
所谓雀替,鸟雀替木,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
其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雀替的雏形在唐代之前就已出现,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叫“绰幕”,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雀替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
鸱吻
照壁|古建筑营造——传统建筑构件之美
文章插图
鸱吻,又名螭吻、鸱尾,为中国神兽,龙的第九子。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多有装饰小兽,在房脊上安两个相对的鸱吻,不仅能加固房脊,还有避火灾之意。唐代木构建筑的鸱吻一般作鸱鸟嘴或鸱鸟尾状。
照壁|古建筑营造——传统建筑构件之美】照壁
照壁|古建筑营造——传统建筑构件之美
文章插图
照壁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在大门外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
照壁以形论有一字、雁翅、撇山、座山,以材质分有琉璃、砖石、木瓦。唐时,照壁之美就已惊艳世人,诗人司空曙有“云母屏风光照壁”之叹。
铺首衔环
照壁|古建筑营造——传统建筑构件之美
文章插图
铺首是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建筑门饰。汉代寺庙多装饰铺首,以作驱妖避邪。在民间门扉上应用亦很广,为表示避祸求福,祈求神灵像兽类敢于搏斗那样勇敢地保护自己家庭的人财安全。
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冶兽首衔环之状。以金为之,称金铺;以银为之称银铺;以铜为之,称铜铺。其形制,有冶蠡状者,有冶兽吻者,有冶赡状者,盖取其善守济。又有冶龟蛇状及虎形者,以用其镇凶辟邪。而兽首衔环之冶,商周铜饰上早已有之。它是兽面纹样的一种,有多种造型,嘴下衔一环,用于镶嵌在门上的装饰,一般多以金属制作,作虎、螭、龟、蛇等形。
门当户对
照壁|古建筑营造——传统建筑构件之美
文章插图
门当是中国传统建筑门口的相对而放置呈扁形的一对石墩或石鼓(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包括抱鼓石和一般门枕石,在古代,不同等级的家室门当的等级也十分森严。大门两侧,放置门当。圆形为武官,象征战鼓;方形为文官,象征砚台。
照壁|古建筑营造——传统建筑构件之美
文章插图
户对,中国传统建筑构建之一。与门当相对,为门楣上突出之柱形木雕(砖雕),上面大多刻有以瑞兽珍禽为主题的图案。因一般成双数出现,故名“户对”。“户对”仅为官者的院落才有。“户对”是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