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索尼停产单反:好产品是怎么被时代「消融」的?( 三 )


在算法的助力下 , 手机摄影极大地摆脱了以上束缚 , 不但更为轻巧便携 , 图片的细节也在算法的优化下更为清晰 。
手机摄影运用的其实是「计算摄影」原理 , 而「计算摄影」的概念最早出现了 1994 年的一篇论文中 。 其认定机内合成 HDR、全景照片以及模拟散景都属于计算摄影范畴 。 但当时的相机厂商并不认为这会是未来时代的机会 , 反而是手机厂商逐渐将「计算摄影」用在自己的手机产品中 。
对于小部分的专业人士而言 , 拍摄时能涵盖更多的细节与信息十分重要;然而对于大多数没有摄影基础的人来说 , 以最方便轻松的姿势获得一张「看起来」不错的相片 , 远比信息丰富更重要 。
随着产品不断升级迭代 , 智能手机的芯片算力越来越强 , 算法和 AI 在图像处理上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 如今经过一系列算法优化与调节的照片已经悄悄地超越了许多单反直出的照片 , 但其背后的处理过程相当复杂 。
为了增强整体的图像质量 , 在手机摄影的图像处理流程中 , 会运用机器学习算法的一些模块 。 这些模块在手机的不断更迭之中 , 一定程度取代了传统算法 , 让手机在细节 , 白平衡 , 整体和局部对比等方面更加优秀 。
虽然手机摄影中的算法演绎依旧能力有限 , 很难对照片做出有「创造性」的优化修改 , 但是手机的市场定位面向的是更普通的大多数 , 对于「大多数」来说 , 「好看」就够了 。
美颜与社交时代
毋庸置疑的是 , 「大多数」预示着摄影业的未来 。
从古至今 , 人们对于保留美好的瞬间有着极高的热情 , 摄影技术从诞生到如今也在不断地满足着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 。
从「火棉胶湿版法」到胶卷相机 , 从胶卷相机到数码相机再到「计算摄影」 , 不再需要带着一整个马车装备去拍照 , 能接触到摄影的人们越来越多 , 摄影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 。 而一旦成像技术不断精进、拍摄流程不断简化之后 , 新的科技产品赋予了照片更多的特性 , 也激发了人们更新的需求 。
2008 年 , 苹果推出的 iPhone3G 开始支持 App Store 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
当索尼停产单反:好产品是怎么被时代「消融」的?
本文插图
社交应用的兴起使得人们更在意图片能否及时分享 。 |视觉中国
2010 年 Instagram 出现了 , 这个集合了「即时」(instant)与「电报」(telegram)的应用让普通玩家用手机拍摄的照片有了一个可以分享的移动平台 。 Instagram 的创始人声称灵感来自于即时成像相机 , 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照片分享「就像用电线传递电报消息」一样 。
随后 4G 的普及加速了各类信息交换的速度 , 图片、视频等视觉类内容的传输愈发便宜 , 交流与分享的欲求在人们身上无限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