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终于明白了:古代的重农抑商,是确有必要的无奈之举

小时候学历史,就知道古代重农抑商。但不懂在古代,为什么要抑商呀?商品经济发展了不是更好吗?但是,因为少有历史书讲得透彻。现在我通过研究和思考了古代史,似乎是找到原因了。特分享给读者:
01古代疆域辽阔而人口不足,重商则危读过《春秋》《左传》的读者知道,春秋时期242年间,145个诸侯国,互相征伐吞并。许多小国被晋、楚、齐、秦、吴、越、鲁、宋等国吞并。这些列国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搞吞并战争。春秋有5个霸权国家,还搞“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吞并,就找茬打仗。有些国君,为了男女婚嫁的家务事,就引发两国战争。所以说:“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绵绵不断的战争。秦始皇,对历史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秦始皇终结了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后,需要重新构造天下格局,但是,如果还搞分封制,以后还会出乱子。例如西汉的刘邦分封“姓刘的王”就弄出个“七国之乱”。
于是,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观点和主张:分封制是周朝诸侯混战的根源。天下统一后,为预防战乱隐患,实行郡县制。
实行了郡县制的好处是:(a)如果有边疆异族入侵,就需要征调全国力量。(b)如果某郡县发生自然灾害,就需要征集全国的资源来救灾。
而这在周朝的分封制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周朝某分封国发生饥荒时,只好向邻国借粮。邻国不借就结仇了。所以,粮食生产是一件大事。
因此,农业生产是生存的根本。古代官吏俸禄就是发粮食,古代税收也是收粮食。粮食、布匹,是市场上的硬通货。而明代张居正,把粮帛实物税改为收银子税。这就有了后来的历史故事。以后再慢慢说这个。
本来古代人口就少,荒地多,粮食亩产也低。而且古代耕地、纺织都是靠人手完成,没有什么机器和自动化。于是,从事农业、手工纺织业,工作非常辛苦,周期长,来钱慢!
商人|终于明白了:古代的重农抑商,是确有必要的无奈之举
文章插图
然而,由于古代交通不便,谁去搞长途贩运、囤积居奇、恶意炒作,谁就会容易发财而且是暴利。所以一旦鼓励经商,则会引发人们不安心耕织——本来人口就少,如果不愿意种地,则会引发粮食危机。
过去大家一说古代历史上“人相食”,就以为是由于战争引起的。其实呢?而战争往往是因为:土地兼并导致耕地利用率下降,出现了流民。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战争。
02古代的抑商措施,以现代眼光看,是过于严厉吗?古代商人往往干一些什么事呢?由于生活资料短缺,激发了商业投机。一些商人依靠长途贩运、囤积居奇而发了横财。在经商现象严重时期,例如,在汉昭帝、汉宣帝时代,当时的万户侯,张安世是怎样经商的呢?有《汉书·张安世传》(【汉】班固)记载:
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织,家僮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积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
可见,一个有1万户食邑的侯爵张安世,家里有700名工匠的工场,比仅次于皇帝地位的大将军霍光还富!
于是此类现象,就会引发农业人口就不安心农业生产了。因此必然要采取措施,压抑这种情况的出现。
商人|终于明白了:古代的重农抑商,是确有必要的无奈之举
文章插图
汉朝之初,为了恢复战后的农业生产,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刘邦下令:加倍征收中小商人的人头税。中小商人不得穿绣花丝绸服装、不得乘车、不得骑马。中小商人及子孙不得担任官职。以此来遏制农民不务农而去经商的风气。
到汉武帝时期,为了筹措抗击匈奴的战争经费,不仅对中小商人,而且对大商人富豪也不客气了。汉武帝元狩四平(前119年)增加了对商业和手工业的税(百分之六)——算缗。而且,又实行了盐铁专营。谁敢私自煮盐、铸铁,谁就要受到砍掉左脚趾的刑罚。
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又开始尝试实行禁止私人长途贩运。到桑弘羊担任治粟都尉后,则将长途运输和销售集中统一管理。
本来,合理的商业活动,是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但是,古代的商人,常常容易走火入魔。这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人口不多,如果大家不去搞耕织,而去搞长途贩运、赚取差价,就容易出现囤积居奇、恶意炒作的现象,从而引发乱子。而且,古代的商人容易隐匿财产和人口,这不利于国家的平平安安安。
所以,古代重农抑商之举措,以现代眼光看,并不是严厉,而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而采取的措施。古人的思想,是不可能脱离当时的小农经济耕织的生产方式而凭空产生的。现代人不能以工业化后的价值观,去过分强求古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