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伯仁”是谁?因何而死?( 二 )


结果周顗理都不理王导,甚至还对身边人说,叛军贼子就该杀。
这让王导更加惶恐不已,以为周顗向司马睿说自己的坏话,于是对周顗怀恨在心。
但王导不知道的是,周顗在司马睿说尽了王导的好话,还在酒醒之后,又写了一篇奏章,替王氏一族求情。
说回来,王敦也的确是有实力,之后不久,就用两万精兵打得刘隗几万大军溃不成军。
很快,王敦攻占了建康。司马睿一看不好,连忙对王敦封官许愿。
王敦做了大官后,王氏一族重新得势,王导也被任命为尚书令。
王敦也趁此机会,对以往得罪过他的人赶尽杀绝,周顗也在其内。
王敦得知周顗在那场王氏之乱中,不仅没有帮助王氏一族,反而落井下石,对他说,“伯仁,我曾救过你,但你有负于我啊!”
但周顗却表示,王敦举兵反叛,他率军而不能抵抗,导致朝廷大败,这才有负于王敦。
王敦气急,想要杀了周顗,但周顗毕竟是当时两大才子之一,名望极大,王敦还是有些忌惮,不敢轻易下手。
于是,王敦就王导的意见,他说,“周顗是人望所在,应当可以可以位列三司吧?”王导没说话。
王敦又问,“不位列三司,做个仆射,还是可以的吧?”王导还是不吭声。
王敦再说,“既然不能任用他,那就杀了好了”,王导全程沉默不语。
最终,王敦大手一挥,处死周顗。当时是公元322年,周顗终年54岁。
王敦之乱平定以后,王导开始查看以前的宫中奏章,发现了周顗给自己开脱罪名的奏章。
这才明白,之前一直是自己误会了周顗,原来周顗表面上对王氏一族无情,其实一直在为自己说好话。
而如今周顗却因为自己的沉默死了,如今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悲痛不已的王导,觉得自己十分对不起这位朋友,于是痛哭道,“我虽然没有杀伯仁,伯仁却因为我死了,是我负了他啊!”
自此,“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谚语便流传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