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航天元勋遇刺牺牲,周总理闻讯惊掉茶杯,粟裕亲率警卫排围捕凶手( 三 )


这个时候拥有了强大祖国做后盾的姚桐斌 , 根本不惧怕任何威胁 。 当时世界最负盛名的铸造学教授依.皮沃斯基 , 听闻姚桐斌被限期离境的消息 , 立刻对他发出邀请 , 请他前往德国亚琛大学冶金铸造研究室担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 。
姚桐斌工作认真 , 科研方法周密 , 和向来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很相似 。 亚琛大学的福洛贝格教授就曾评价姚桐斌说:
“他身上有着阳光般的魅力 , 所有人都佩服他 。 ”
三、10年隐姓埋名
20世纪50年代中期 , 新生的中国一直处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下 。 朝鲜战争 , 麦克阿瑟扬言要动用原子弹来对付志愿军 。 1955年台海危机 , 身为美国务卿的杜勒斯公开发表声明:
“如果台海发生战争 , 美军将准备使用战术核武器进行反击 。 ”
原子弹就像一朵乌云 , 一直笼罩在这个国家的头顶 。 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 , 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话语权就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正是面对这样的困境 , 眼光卓绝的毛主席振臂一呼: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原子弹、氢弹、导弹 , 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 。 ”
这宏伟的计划 , 要想实现 , 首要的就是人才 。 而当时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相关领域的尖端科学家 , 大部分都在国外 , 要想回国并不容易 。 特别是一部分西方国家 , 根本不会允许这一批人才回到新中国 , 这会对他们造成无法估量的威胁 。
钱学森从美国回国的路上遭遇拦截 , 被关进监狱 , 是他的老师和同学花了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才将他保了出来 。 为了换回钱学森 , 周总理更是在谈判桌上直接提出:用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换回一个钱学森 。
和钱学森比起来 , 姚桐斌的处境也并不轻松 。 德国方面不愿放人 , 一边设卡阻挠 , 一边抛出诱人的利益条件要求姚桐斌留下 , 并告诉他:
“你的国家一穷二白 , 你回去就意味着你的学术生涯将彻底结束!” 。
而姚桐斌的态度更加坚定:
“我是中国人 , 当年出国留学 , 就是为了学成后回国报效祖国 。 别看中国现在还是比较落后 , 将来一定会强盛起来 。 ”
若继续留在国外 , 美元豪宅、香车宝马 , 全然不在话下 , 姚桐斌却毅然选择了回到动荡而又贫穷的祖国 。 最终 , 在周总理亲自出面斡旋下 , 历尽艰辛的姚桐斌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 。 他要实现他的梦想 , 以知识来改变他的祖国 。
【爱历史】航天元勋遇刺牺牲,周总理闻讯惊掉茶杯,粟裕亲率警卫排围捕凶手
文章图片
姚桐斌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家 , 他一回到国内 , 北京钢铁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院、清华大学就争着抢着要他 。
当然 , 带着任务回来的姚桐斌 , 最后还是直接被聂荣臻元帅安排到了第五研究院(导弹研究院) , 担任一分院的第七室主任 , 负责火箭材料及工艺的研究 。 而当时五院的院长 , 正是钱学森 。
如果说姚桐斌回国前 , 已经对国内科研的困难局面有一些预估的话 , 那么他后来前往703所报到后 , 看到的景象又仍然超出了他的想象 。 一屋子的桌椅板凳 , 唯一的科研器材是一台显微镜 , 整个703所分配的研究人员只有12个大学生 。
作为新中国最关键的一所实验室 , 条件甚至比不上当时国外普通的一所高中 。 而这里最困难的还不仅仅是条件 , 而是人心 。
当时包括703所内部的一些研究员 , 都对研制出火箭没有太大的信心 。 没钱、没资源、没技术 , 光凭着一腔热血真的能创造奇迹吗?火箭是综合性非常强现代技术工程 , 一是需要相关顶级人才 , 二是制造火箭的材料和工艺 。 这些在当时的中国 , 几乎都是0 。
不过在703所 , 有一个人始终都是乐观的 , 他就是姚桐斌 。 作为703所的一位“长辈” , 姚桐斌经历过身边这群大学生没有经历过一个时代 , 那时候国家不能称之为国家 , 百姓毫无尊严 , 任由任帝国主义、军阀、土匪肆意践踏 。 曾经也有很多人放言: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 。
【爱历史】航天元勋遇刺牺牲,周总理闻讯惊掉茶杯,粟裕亲率警卫排围捕凶手
文章图片
但是新中国的成立 , 给了姚桐斌莫大的精神鼓舞 。 在这个时代要建设一个国家 , 振兴一个民族 , 就需要有一批人 , 去把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 。
摆在姚桐斌面前的首要难题 , 就是制造火箭就必须要用到一种关键材料钎焊合金 。 而在原本的计划中 , 这种材料是由苏联负责提供 。 但1960年后 , 苏联悍然撤走专家撕毁合约 , 材料的事情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