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文化揭秘蒋介石左右手陈诚与何应钦的恩怨情仇
文章图片
陈诚、何应钦均为国民党军政重要人物、蒋介石的主要军事助手 , 因两人属不同派系 , 早在北伐战争期间就相互产生成见 , 后又成为仕途上的竞争对手 。 陈诚由于对蒋介石忠贞不二 , 先是取代何应钦任军政部长 , 最终成为台岛第二号人物 , 而何应钦失去军政实权 , 终老台湾 。
1925年 , 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 , 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编入东征联军序列 , 何应钦任第一团团长 , 陈诚在一团任上尉炮兵连长 。 东征结束后 , 何、陈都因战功得到升迁 。 不久 , 何应钦代蒋介石继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 , 以东路军总指挥名义率部北伐 , 陈诚任第一军二十一师六十三团团长 。 “四·一二”后 , 二十一师师长严重辞职 , 何应钦奉蒋介石命宣布陈诚为代师长 。 1927年8月 , 北伐军在徐州战败 , 军阀孙传芳挟胜仗余威 , 趁南京政府内部纷争之际 , 集中兵力南下 , 一举攻占栖霞山、龙潭一线 。 南京危急 。 何应钦急命陈诚率六十一、六十二两个团驰援 。 时陈诚正患胃疾 , 抱病上前线督战 , 收复龙潭、栖霞山 , 取得龙潭大捷 。
然而 , 陈诚因撤换作战不力的六十一团团长李树森 , 引起黄埔同学不满 。 他们联合起来到何应钦处倒陈 。 何应钦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 , 在黔军任职时为“士官系”首领 , 与军中“保定系”形同水火;何应钦在黄埔军校时任总教官 , 与任教育长的“保定系”邓演达教育观点相左 , 而陈诚是邓演达的亲信 , 因此何心理上对陈诚有距离感 。 他听了二十一师副师长孙常钧等人的汇报 , 未作调查 , 就以陈诚作战不力为由免去其师长职务 。 陈诚作战有功 , 未受嘉奖 , 反遭何应钦的严厉责备 , 遂愤而辞职 。 从此两人产生芥蒂 。
“四·一二”后 , 蒋介石曾密令何应钦相机将白崇禧部缴械 , 何应钦没有执行 , 蒋介石据此怀疑何应钦受到桂系的拉拢 。 徐州之役战败后 , 蒋介石提出辞职下野 , 李宗仁在会上提出“让总司令自决出处” , 何应钦呆坐会场一言不发 。 会后 , 蒋介石问何应钦对李宗仁的发言有什么意见 , 何说:“在当前形势之下 , 我也只能同意他们的建议 。 ”蒋介石深感失望 。 8月13日 , 蒋介石在上海复任北伐军总司令 , 何应钦竟迟迟不发拥戴电 , 愤怒的蒋介石要何应钦休息一下 , 何应钦只好请辞第一路军总指挥职务 。 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 何应钦从此失去了实际指挥军队的兵权 。
北伐结束后 , 蒋介石提出裁军计划 , 设立“军事编遣委员会” , 指定何应钦负责裁兵编遣 。 在整编过程中 , 以陈诚的两个警卫团和第十七军的四个步兵团组成第十一师 。 蒋介石问何应钦:“辞修担任第十一师师长是否合适?”何以陈资历尚浅 , 难以与刘峙、顾祝同平起平坐为由不同意陈诚当正师长 , 蒋介石同意让陈诚做副师长 。 陈诚认为是何故意整他 , 坚拒副职 。 后允以副师长职暂时过渡 , 授以处理人事实权 , 陈诚才赴浦口就职 。 不久 , 师长曹万顺调新编第一师 , 陈诚升任师长 。
1930年5月 , 中原大战 。 时陈诚所部十一师属刘峙第二军团序列 , 陈率十一师辗转在陇海、津浦线 , 击败晋军 , 升十八军军长兼十一师师长 , 陈诚“土木系”(土为十一、木为十八)军事体系开始形成 。 在中原大战陈庄争夺战中 , 陈诚令旅长李默庵督六十一、六十二团反攻 , 激战终日 , 伤亡很大 , 未能攻下陈庄 , 李默庵认为“陈庄失守 , 应由刘团长负责” 。 团长刘天泽系刘峙之侄 , 陈诚决定处置刘天泽 , 何为刘说情 , 陈不理 , 报请蒋介石同意 , 立即执行枪决 , 令何应钦深感没有面子 。
【中国网文化揭秘蒋介石左右手陈诚与何应钦的恩怨情仇】1933年蒋介石发动对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 陈诚任中路军总指挥进攻苏区 , 惨遭失败 。 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电告蒋介石:“辞修骄横 , 目中无人 , 不听劝阻 , 惨遭失败 , 其责非浅 。 望委座撤销他全职 , 改编十八军 。 ”何应钦也在一旁帮腔 , 大骂陈诚是饭桶 。 蒋介石便给了陈诚降一级、记大过一次的处分 。
- 晋公子|汉武帝却为何拒绝封赏他?,揭秘漠北之战:卫青成功击溃单于主力
- 『历史揭秘』罗马奴隶主买来女奴隶后,如何对待她们,真实情况无法想象
- 历史文化小观园|获得超然地位,康熙晚年流泪怀念,女人孝庄:成功辅助三代皇帝
- #历史揭秘#古代为啥会有“打更”这个职业?原来还有这么多作用!涨姿势
- 中国网文化|赫鲁晓夫太阳穴的青筋似乎要暴出来,尼克松说“猪粪比马粪更臭”
- 曹操:曹操小时候也不学无术,为何长大后文化、军事造诣会那么高?
- 青葱叙文化|令薛宝钗来贾家的目的无所遁形,谁尴尬谁知道,妙玉的一件东西
- 红尖椒文化|有何目的?,林黛玉的弟弟为啥三岁死了?曹雪芹这么安排
- 历史揭秘@1949年新中国选首都时,有11个城市入选,为何最后敲定北京?
- 洋葱话文化|人生几度秋凉,4个词牌写尽苏轼一生,大江东去浪淘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