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老大王荆公趣闻:老与韩琦较劲,是一对八字不合的冤家,原创( 二 )


那言外之意 , 王安石除了认识几个没用的生僻字 , 此外别无长处 。
这俩人 , 唉 , 怎么说呢 , 简直八字不合 。
不管韩琦对王安石怎么误解 , 如何地不屑 , 王安石的学问是假不了的 。 随着用功日久 , 王安石的诗文精进 , 在北宋文坛上崭露锋芒 , 一时无两 , 韩琦这才知道自己看走了眼 , 几次派人捎信给王安石 , 想叙叙旧 , 甚至还表达了要将其收归门下加以提携的意思 。
【萧家老大王荆公趣闻:老与韩琦较劲,是一对八字不合的冤家,原创】老上司的官越做越大 , 又主动伸出橄榄枝 , 王安石如果接住了 , 前途自是一片光明 。 结果 , 王安石并不买账 , 也不借机拉近关系 , 始终与其相当疏远 。
二十年后 , 王安石在京出任知制诰 , 纠察在京刑狱 , 与已是宰相的韩琦再次发生激烈冲突 。
知制诰的办公地点在舍人院 , 当时有诏令规定:舍人院不得申请删改皇帝的诏书文字 。 也就是说 , 王安石这个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的知制诰 , 只有如实录写的份 , 不能提出任何意见 , 跟个打字员差不多 。
王安石觉得这样规定不合理 , 便上书宋仁宗 , 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 话说得很直白:“如果这样的话 , 那舍人院就无法履行职责 , 只能听任大臣们为所欲为了 。 皇帝的诏书多是大臣们的意见 , 这些人如果懦弱 , 就无法担起责任 , 如果别有用心 , 又会假借皇帝之名 , 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 , 别人还无法反对 , 弊端很多 , 想想都后怕 。 ”
王安石对事不对人 , 但这些话句句砸在宰相韩琦的心坎上 ,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个王安石总喜欢跟我作对 。 ”像吃了苍蝇一般心堵 。 等王安石纠察鹌鹑一案时 , 韩琦便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开封府一边 , 令王安石孤掌难鸣 。
熙宁变法之初 , 由于许多地方走了样 , 不但没给百姓带来好处 , 还出现了诸多坑害百姓的现象 。 已改任河北安抚使的韩琦上书宋神宗 , 反对新法 , 将矛头指向王安石 , 二人再次火热交锋 。
不过 , 王安石对韩琦有意见 , 针对的都是工作作风和执政理念 , 并非针对其本人 。 韩琦三朝为相 , 为人耿介 , 王安石还是很敬重的 , 每次评论历年宰相 , 他都把韩琦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 , 说他“德量才智 , 心期高远” , 是个出类拔萃的好官 。
韩琦死后 , 王安石为他写了两首挽词 , 其一首联云:“心期自与众人殊 , 骨相知非浅丈夫 。 ”其二尾联云:“幕府少年今白发 , 伤心无路送灵輀 。 ”对这位老上司还是很怀念的 。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