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5月12日聆听从《西厢记》到《红楼梦》
文章图片
《国博讲堂》《国博好课》系列直播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
之
【从《西厢记》到《红楼梦》】
主题:从《西厢记》到《红楼梦》
主讲人:段启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开始时间:2020年5月12日上午9:30
时长预计:90分钟
收看方式:在央视频或快手APP搜索“国家博物馆”
【主讲人简介】
文章图片
【国家博物馆5月12日聆听从《西厢记》到《红楼梦》】段启明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 生于1939年8月 , 祖籍辽宁铁岭 。 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4—1988年任教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1992年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1992年至今 , 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 主要著作有《红楼艺术论》、《西厢论稿》、《中国文学史长编》(元明清卷)、《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述评辑略》等 。
【内容提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摄自“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
伟大的《红楼梦》是辉煌的中华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 她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戏曲的艺术精华 , 使“小说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 。 特别是对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西厢记》的巧妙运用 , 尤其值得我们细心思考和体会 。
《红楼梦》中多次引用“西厢故事”和曲词原文 , 以构成美妙的情节 , 刻画人物的心理 。 这不仅产生了鲜明的艺术效果 , 而且表达了作者曹雪芹的某些思想观念和审美追求 , 例如第23回的“宝黛共读”和第49回“是几时”的优雅借问 。 而书中描写的大观园里不同人物对《西厢记》的迥然不同的态度 , 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与文化的真实现象 。 总之 , 我们从“红楼”里的“西厢” , 更可欣赏到我们的曹雪芹的“神来之笔”!
【《红楼梦》里的“西厢”桥段·阅读】
第23回: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 , 早饭后 , 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 , 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 , 展开《会真记》 , 从头细玩 。 正看到“落红成阵”时 , 只见一阵风过 , 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 , 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道:“好妹妹 , 若论你 , 我是不怕的 。 你看了 , 好歹别告诉别人去 。 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 , 连饭也不想吃呢 。 ”一面说 , 一面递了过去 。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 , 接书来瞧 。 从头看去 , 越看越爱看 , 不到一顿饭工夫 , 将十六出俱已看完 , 自觉词藻警人 , 余香满口 。 虽看完了书 , 却只管出神 , 心内还默默记诵 。
宝玉笑道:“妹妹 , 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 。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 , 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 ”林黛玉听了 , 不觉带腮连耳通红 。
第35回:
(林黛玉)不觉又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 , 点苍苔白露泠泠”二句来 , 因暗暗的叹道:“双文 , 双文 , 诚为命薄人矣 。 然你虽命薄 , 尚有孀母弱弟 。 今日林黛玉之命薄 , 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 。 古人云‘佳人命薄’ , 然我又非佳人 , 何命薄胜于双文哉!”
第40回:
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 。 ”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 ”宝钗听了 , 回头看着他 。 黛玉只顾怕罚 , 也不理论 。 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 。 ”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 ”
- ■曾经进攻过中国的8个国家:如今是什么下场?有两国早已不复存在
- 如释我闻还被收藏在博物馆!,欧阳询的这个中楷碑帖竟然是“假货”
- 炒米视角对国家没用”,此人如何评价?,王福重博士谈农民:“一身蛮力
- 『唐太宗』李世民从刑场救下一个死囚,后来这个死囚为大唐灭掉四个国家
- 『』中国最嚣张的悍匪,被中俄两国联手剿灭,头颅被存博物馆,他是谁
- 国家大史还得能自保看他如何编一个故事自保,只做出众的智者是不够的
- 爱丹丹科技军事实力稀松平常,却不输任何一个五常国家,欧洲最低调的国家
- 碧鲁易蝶被中俄两国联手剿灭,头颅被存博物馆,他是谁,中国最嚣张的悍匪
- 说娱乐的语同我们沾不上边?,日本最害怕的国家
- 史说新域成为时代英雄,赢得两个国家对军人的至高褒赏,他一战扬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