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疆古丝绸之路到底是怎么走的( 二 )


从武威向西 , 就进入了从祁连山下经过的著名的“河西走廊” 。 再西行 , 经过张掖、酒泉 , 直达今敦煌 , 敦煌也是河西走廊的终点 。
“羌中道”和“草原道”是与河西道平行的两条古道 。 羌中道又叫“青海道” , 或“河南道” , 南北朝时称作“叶谷浑道” 。 它之所以叫“青海道”是因为在从今甘肃永靖县境内北渡黄河后 , 溯湟水进入青海 , 经临羌、乐都、青海湖北部等地 , 沿祁连山南麓进入柴达木盆地北缘 , 越今阿尔金山进入新疆若羌 , 与古丝绸之路的南道相接 。 “草原道”则是对古代北方草原民族意义相当重大的一条路 , 俗称“毛皮道” , 是唐朝时新开辟的一条路线 。 这条路也是包括匈奴、突厥、回鹘及后来的契丹、辽、金、蒙古人进入今新疆天山境内的主道 。
在进入新疆后 , 经车岭(今伊宁市境内)西至中亚各地 , 是中国北方进出中亚、欧洲的要道 , 欧洲学者称之为“欧亚草原路” 。 在元朝时 , 皮毛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丝绸之路” 。
在河西主道受阻时,羌中道和草原道更显示出其作用 。 如羌中道 , 自魏晋时起乃中原的“军情通道” , 战略意义无可替代 。 而草原道 , 在北宋时价值凸现 , 当河西主道被西夏人切断以后 , 北宋与北方、西域和中亚的交往 , 都是从都城汴京出发 , 经燕京(今北京) , 到今内蒙古的赤峰境内 , 再通过草原路与西域的高昌、中亚波斯等国保持联系 。
“中段”西域段走法“大海道”最神秘
“南道”、“北道”、“北新道”至今沿用
西域段是古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中段 。 西域段同样有三种走法 , 即出“南道”、出“北道”、出“北新道” , 这三条路至今沿用 。 这段线路全部在古西域境内 , 故又称“西域段” , 从玉门关或阳关算起 , 西至葱岭 , 西域段涵盖今新疆整个地区 。
自汉朝起 , 西域段即分为南道、北道、北新道 。 其中 , 南、北两道是古丝绸之路最常用的古道 。
南道一般从阳关启程 , 越过无际的荒漠、戈壁 , 绕道有水源的罗布泊北岸 , 到达早已消失的楼兰古城 , 再北行至尉犁、焉耆 , 与北道汇合 , 进入古丝绸之路西段;北道则出玉门关 , 西行至今吐鲁番 , 继续向西至疏勒与南道相汇 , 而后经塔什库尔干 , 越葱岭进入古丝绸之路西段 。
南道和北道虽然是古丝绸之路中段最重要的两条路线 , 都有重兵把守 。 但在不少时候会因战争中断、受阻 , 于是 , 古人在南道和北道之外 , 又开辟出了一条近乎直线的古道“北新道” 。 北新道不经楼兰 , 而是直接经过罗布荒漠 , 到达当时的柳中城(今吐鲁番鄯善境内) , 与北道相接 。 北新道又称“新道” , 因为经过大沙海 , 古人又称“大海道” 。
北新道的具体开通时间大概在东汉后期 , 出玉门关后向西北行至伊吾(今新疆哈密市) , 北越天山进入巴里坤草原 , 而后沿天山北麓西行 , 过赛里木湖、果子沟、弓月城(今伊宁市)等地 , 过伊犁、昭苏进入丝绸之路西端 。
元朝时 , 在这道路上又开辟了自果子沟至察合台汗国都城阿力麻里 , 再经今霍尔果斯口岸西行至中亚的道路 。
大海道在唐朝时非常热闹 。 唐敦煌文书《西州图经》残卷中便提到了“大海道” , 并具体记载了这条道的走法:“右道出柳中县界 , 东南向沙州(敦煌)一千三百六十里 。 常流沙 , 人行迷误 , 有泉井咸苦 , 无草 。 行旅负水担粮 , 履践沙石 , 往来困弊 。 ”但在唐朝以后 , 由于官方较少使用 , 此道逐渐冷落 , 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条神秘古道 。
连接“大秦”的西段走法条条大路通“罗马”
“南道”、“北道”、“西道”沟通欧洲、北非
古丝绸之路上的西段——国外段的走法也有三种:中段三条路线越过葱岭后 , 便进入了西段诸道 , 有“南道”、“北道”和“西道”路线 , 但与中段三种走法相比 , 西段走向有较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