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院审判全程尽显人文关怀,【关注】法官巧断家务事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 面对逐年增多的家事案件 , 2016年5月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法院关上法庭在云南率先成立家事法庭 , 专门审理离婚、“三养”(赡、抚、扶)、继承、家暴、干涉婚姻自由等10余类因为家庭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件 , 在这里 , 关上法庭的法官们以“和字诀”巧断家务事 , 让家事审判全程尽显人文关怀 , 也因此 , 该院收获了群众的称赞 , 也得到了多项荣誉 。
2017年关上法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18年4月 , 被评为云南省优秀人民法庭;2018年7月 , 被评为“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 2019年11月 , 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 此外 , 以关上法庭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家事》被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展播 。
云南高院审判全程尽显人文关怀,【关注】法官巧断家务事
文章图片
家事审判法庭温馨舒适
近日 , 采访人员步入关上法庭发现 , 关上法庭处处透着温馨:调解室椭圆桌旁摆放绿植;桌上当事人名牌不是“原告”“被告” , 而是“父亲”“母亲”“儿女”;几个玩偶靠在柜子上……调解室就像家里的客厅 。
在“客厅”里 , 一位状告女婿的老太太和关上法庭法官文若钰并肩坐着 , 一股脑倒着苦水 。 原来 , 老太太的女儿和女婿离婚时有一对双胞胎 , 抚养权判给了男方 , 但男方未履行义务 , 孩子与外婆一起生活 。 多年后 , 女方去世 , 男方有了交往对象 , 更难抚养孩子 。 于是老太太请求把抚养权变更给自己 。
云南高院审判全程尽显人文关怀,【关注】法官巧断家务事
文章图片
这个案件处理起来并不容易 。 于法 ,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必须是父母亲;于情 , 父亲的实际情况限制 。 文若钰决定和孩子们聊聊 , 还没说几句 , 孩子们忍不住哭了……从叙述中 , 文若钰得知 , 父母离异后 , 外婆和其他亲戚少不得埋怨父亲 , 导致孩子们对父亲产生怨恨 。
“孩子已受到伤害 , 硬要按法律驳回外婆的诉求 , 实在太生冷 。 ”法与情再三权衡之下 , 文若钰选择先融化坚冰:跟孩子外婆交谈 , 让她从减少怨言开始改善关系;再做孩子父亲的工作 , 说服他交出抚养费 , 以此温暖孩子的心 , 也让外婆一家看到他的改变 。
最终 , 双方同意调解 , 老太太撤诉 。 孩子们依然由老人照顾 , 父亲把抚养费交由公证处进行资金托管 , 并与孩子保持联系 。
云南高院审判全程尽显人文关怀,【关注】法官巧断家务事
文章图片
不仅法庭设置上有差异 , 关上法庭还梳理了《常见婚姻家庭案件所需证据》一览表 , 当事人在面对诉讼时 , 即便没有委托专业律师 , 也能对庭审所需证据了然于胸 , 更好地维护自身权利 。 而该院的离婚判决书和调解书里 , 也多了份“附件”——离婚证明 , 既能满足当事人办理贷款、房产过户等程序性要求 , 又避免了隐私过分披露的尴尬 。
法不容情 。 然而在家事审判中却不同 。
“家事审判是情在前 , 法在后 。 ”官渡法院副院长吕磊告诉采访人员 , 改革开放40年来 , 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百姓生活蒸蒸日上 。 家庭中矛盾也与日俱增 , 拿离婚案件来说 , 官渡法院从2013年开始 , 家事类案件每年受案都在900件以上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2016年6月 , 最高人民法院选择118家中级与基层法院成为国家级家事审判工作改革试点单位 , 官渡法院是其中之一 。
官渡法院决定由副院长吕磊牵头此项工作 。 院党组反复研究后决定 , 家事审判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和为贵” , 并按要求认真推进 , 深挖亮点 , 提炼经验 。
官渡法院党组把家事法庭设在关上法庭 , 这是一个“巾帼法庭” , 3名法官、2名助理、3名书记员都是女性 。 她们处理家事案件 , 更容易让当事人打开心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