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乡村初夏美


诗里乡村初夏美
文章插图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初夏,一个很惬意的季节。小径红稀,绿树阴浓。阳光从婆娑的枝叶缝隙里洒下来,四周安静;风过杨柳,白絮飘飞,鸟鸣啁啾;轻吸一口气,都是花草的清香。在“芭蕉分绿与窗纱”的初夏午后“闲看儿童捉柳花”,我们感受到田园风光的静谧,及诗人的闲情逸致。
乡村的初夏,清风,阳光,蓝天,白云,飞鸟,一年中最好的日子。古朴静谧的乡村,风光旖旎的田园,优雅秀丽的山水;就像你在村口溪湄邂逅一个浣纱洗菜的布衣荆钗村姑,安静、淡然。
虽说“余春只有二三日,残红一片无寻处”(宋·陆游《立夏前二日作》);“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清·王鹏运《点绛唇·饯春》);但乡下初夏的花事依然绚丽缤纷:栀子花洁白芬芳,芍药花风流妩媚,蔷薇花典雅娇柔;更有润白的槐花,紫色的梧桐花,粉紫的楝花……
诗里乡村初夏美
文章插图
绿槐花堕御沟边,步出都门雨后天。
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
——唐·朱庆馀《都门晚望》
初夏槐花绽开,白的花绿的叶,如碧如翠,雪白晶莹,团团锦簇,清爽宜人。风里一股淡淡的甜甜的清香,沁入心脾,犹有一番诗意。
“小风慢落鹅黄雪,看到槐花一寸深”(宋·杨万里《直宿南宫》),槐花的香气弥漫,唤醒了我的乡韵乡愁。一簇簇,一串串,一挂挂,一嘟噜的槐花,风情万种,恣意摇曳,婆娑起舞。整个村子掩隐在花海雪浪里,花香轻巧地飘入乡下人家的柴门, 小院芬芳,装了满满一屋,连刚盛进碗里的地瓜粥也染上了淡雅的芬芳。
“来时健笔佐嫖姚,去折槐花度野桥”(唐·赵嘏《宣州送判官》);“萱草茙葵俱不见,蜂声满院采槐花”(金·赵秉文《玉堂》)。槐花恍惚香雪纷飞,铺天盖地,入诗入词,品读出乡下人家的山野况味。
诗里乡村初夏美
文章插图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宋·谢逸《千秋岁·咏夏景》);“野老更传倭豆熟,南风轻飏楝花飞”(清·戈鲲化《再续甬上竹枝词》)。楝花如同邻家小妹,清秀水灵,挨近时,有一股淡淡的幽香和苦涩,一阵清风,似舒缓的音乐,温软地拂过心头。它恬淡平和,简洁朴素,就如山村胼手胝足、躬耕陇亩的乡亲。
故径蘼芜不可寻,小楼烟霭暮愔愔。
东风几日飞幺凤,零落桐花一寸深。
——清·曾习经《有感》
清雅俊逸的梧桐花开了,渲染在田野村巷,染紫了乡村的天空。
残村时有两三家,缭绕清脂路更赊。
客里不知春去尽,满山风雨落桐花。
——宋·林表民《新昌道中》
兀自开谢于乡野田畴的梧桐花,暗淡、惆怅、冷寂,染白了父母的两鬓,也熏香着我心中永远绽放着的乡愁,时时引起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铺天盖地盛开的梧桐花,让我梦回紫色的故乡……
诗里乡村初夏美
文章插图
郑逸梅点评四季花卉曾说:“春之花韵雅,夏之花冶艳,秋之花萧疏,冬之花清癯。”清爽初夏中绽放在乡野的花儿,格外亲切淳朴明媚。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村居即事》诗,展现了一幅清新秀丽、真实自然的山村农忙景象。恬静的乡村生活承载着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淳朴的乡俗民风绘就我最初的人生底色。
南风送暖麦齐腰,桑畴椹正饶。
翠珠三变画难描,累累珠满苞。
春夏之交,正是桑椹成熟的季节。摘一粒桑椹,轻轻地放入嘴里,甜甜酸酸的汁水就盈满嘴巴,那惬意立即流遍全身。读清代叶申芗的《阮郎归·桑椹》诗,不由得让我想起儿时初夏时节乡下的桑林。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宋·欧阳修《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嫩绿的麦穗已经抽齐,在微风中摆动,像摇头晃脑娇憨可爱的孩子;肥绿的桑叶子正可供蚕吃饱。田野如海浪般此起彼伏的饱满麦穗,即将结茧的蚕儿,是沉甸甸的收获,是丰收在望的喜悦。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唐·王维《渭川田家》
农家依依话桑麻,牵连着四季的庄稼,包含着纯真的期求。光阴荏苒,岁月含香。每每回想起儿时乡下的一草一木,心里总是暖暖的,倍感亲切;酸甜的桑椹是童年的深刻印记,是正宗的故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