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茗航空| “照护”脆弱的养老机构,半月谈
图集
半月谈采访人员尹思源邰思聪
目前 , 国内防疫形势趋于平稳 , 但属于人员密集型社会服务的长期照护行业 , 防疫风险依然较高 。 半月谈采访人员走访了多地多家养老机构发现 , 长时间封闭、严重收支失衡等问题导致大量养老机构难以为继 , 老人生活质量堪忧 。
文章图片
在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 , 话务员魏素辉在回应老人电话咨询 , 她每天收到和处理老人电话咨询70余次王朋/摄
只出不进 , 养老机构“撑不住”了
疫情期间 , 口罩、消毒液、酒精、手套等防疫物资成了养老机构的紧缺物品 。 一家养老机构采购员反映 , 日常医用消耗品支出是以往近10倍 。 不仅如此 , 疫情期间食品价格上涨 , 生活成本增加明显 。 “我们不能给老人涨价 , 所有的成本增加都要自己承担 。 ”天津劲松护养院院长李久茹说 。
如果仅仅是防疫物资和食物成本的增加 , 还可以接受 。 对于大多数养老机构来说 , 真正给运营带来威胁的 , 是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 。
北京市丰台区颐养康复养老照护中心院长施颖秀介绍 , 由于连续几个月的封闭管理 , 所有在京护理人员需要加班工作 , 春节假期双倍工资 , 员工需要倒班工作 。 据测算 , 每位护理员的工资涨幅在30%左右 。
【河北三茗航空| “照护”脆弱的养老机构,半月谈】政策要求 , 疫情期间各地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全部关停 , 其中接受日间照料的老人一部分选择回家由家人照看 , 一部分老人选择隔离后回到养老机构 , 居家照护工作也全部停止 。 鹤童公益养老集团在京津共有7家日间照料中心 , 关停后每月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万元 。
北京市延庆区同馨乐养老院负责人侯文玮告诉采访人员 , 疫情突然来袭 , 春节前回家的老人无法回养老院居住了 。 失去了进账的同时 , 个别老人因为生病就医后需在指定养老机构隔离14天 , 就选择了定点机构继续入住 , 不再回她这里了 。
“往年我们都略有盈余 , 今年只能吃老本了 , 老本也快用完了 。 虽然天津民政部门提前发放了上半年的床位补贴 , 但接下来仍是一筹莫展 。 ”李久茹说 。
除此之外 , 人手不足的压力也让一些养老机构难上加难 。 由于部分员工被阻隔在外地 , 不能按时到岗 , 从院长到护工全部投入一线处理各种事务 。 “所有人员每天都是加班加点工作 , 工作和精神压力都非常大 , 我们只能苦苦支撑 。 ”天津劝业场街慎之长寿养老院院长杜永红说 。
老年群体精神压力持续加大
尽管已接近初夏 , 但对于很多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来说 , 疫情带来的“寒冬”让老人们依旧“瑟瑟发抖” 。
不同于年轻人 , 老人们大多无法熟练使用手机 , 对疫情进展的最新消息了解得较为迟缓 。 许多老人因隔离封闭、长时间不能与儿女亲属接触、新冠肺炎老年患者死亡率较高等因素 , 产生了恐惧、自闭的心理 。
家住北京大兴区的孔奶奶平时白天都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度过 , 疫情期间日间照料中心关闭 , 儿女在外地隔离无法回京 , 长达42天独自居住让她接近崩溃 , 导致血压和血糖飙升住进了医院 。
此前 , 许多养老机构设有送餐服务 , 深受老年人欢迎 。 但在疫情期间 , 多数送餐服务停止 。 鹤童老年餐饮配送中心疫情初期停止了80%以上业务 , 仅为部分孤老提供送餐保障 , 后因社区全部封闭 , 不得不全部结束送餐业务 , 孤老群体吃饭只得依赖社区 。
春节前从养老机构回家过年的老人也“不好过” 。 没有了专业的护工 , 餐饮、护理都成了摆在家庭中的难题 。 不少老人在疫情期间与亲属发生过摩擦 , 情绪十分低落 。
相对于疫情带来的不便 , 恐慌、焦虑更让老人倍感煎熬 。 由于老人们普遍缺乏沟通对象和渠道 , 听到“某国放弃60岁以上患者”等传言时 , 极易发生应激反应障碍 。 北京一所医院变态反应科负责人介绍 , 3月份曾一天收治了3名应激反应障碍患者 , 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 。
- 中华网财经当当网回应招聘不看北京人东北人河北人:从未发过
- ZAKER| 不必在意巴菲特看空航空业,数据解析
- 「社会」河北发布2020年“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安排 将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 中原商报河北魏县护士程淼:路遇老人昏厥紧急施救
- 『石衡高速』河北备受期待的一条高速,双向六车道,长约82.8公里,至今未开工
- 「累计」“五一”假期“河北健康码”累计登录使用4000万次
- 转身@石家庄麻雀变凤凰,由一个小村子,华丽转身成为河北省会
- 春秋航空:柯宇川图解:北斗星通、亨通光电、红塔证券、涪陵榨菜、合力泰!
- 品舶军事回顾中国南方航空B-7301号直升机1997.10.4洞头空难,魂断洞头洋
- 预警@雨雨雨+10级大风!河北最新大风蓝色预警,请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