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广东省政府:科学制定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 构建协同发展机制( 三 )


(十三)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以县域为整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和共建共享。优化村庄建设项目审批。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行项目建设与工程管护机制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落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将城乡道路等公益性设施的管护和运行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通过财政补助、使用者付费、社会筹资等渠道落实准公益性设施管护经费。采用市场化方式开展经营性设施建后管护,完善使用者付费和产品定价机制。推行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自选、自建、自管、自用”模式。
四、建立健全有利于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四)建立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建立健全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加快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绿水青山“后花园”和“菜篮子”“米袋子”为主导,推进乡村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区域性旅游资源整合,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服务业深度融合,鼓励开展“旅行社带村”联合开发模式。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行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健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体系。鼓励将农业垦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示范、优质鲜活农产品供应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各地区要充分考虑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探索点状供地和混合用地模式。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涉农投资、涉农消费等统计制度。
(十五)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生态系统价值核算,将生态资源价值纳入经济核算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培育形成多元化的生态产品市场供给主体。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碳普惠机制,推进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转移支付分配与生态保护成效挂钩机制,加大生态发展区补偿力度。建立省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通过赎买、租赁等形式调整自然保护区商品林为公益林。健全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稳步增长机制。
五、建立健全有利于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
(十六)构建新时代基层善治体系。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逐步实现乡村基层治理单元与集体经济发展单元协调一致。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实施“头雁”工程,健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完善村民议事机制,拓宽村民议事协商范围。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纪检监察工作。深入推进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县镇村三级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十七)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加快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鼓励普惠性涉农资金整合,把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资产量化一定比例作为村集体资产,统筹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机制。
六、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
【 「制定」广东省政府:科学制定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 构建协同发展机制】(十八)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完善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创业就业,深入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建立农产品优质优价正向激励机制,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深化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盘活农村各类资源,鼓励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完善涉农补贴政策,探索建立普惠性农民补贴长效机制。
(十九)健全稳定可持续的脱贫长效机制。完善帮扶方式方法,更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机制,推动贫困群众通过劳动脱贫致富。建立防止脱贫人口再返贫的长效机制。加大对相对贫困人口、低收入群体、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