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北京日报评论:垃圾分类是培育公共意识的一个切口( 二 )


徒法不足以自行 , 必要的惩治同样是治理的重要一环 。 试看那些垃圾分类推行较好的国家和地区 , 无不靠强化执法落实公民义务 。 为了有效监管垃圾分类 , 新加坡政府专门成立巡视队 , 韩国则在小区垃圾投放处设置摄像头 。 本市新规在明确权责的同时 , 也推动建立了综合行政执法机制 , 要求相关部门加大督导力度 。 当然 , 面对千家万户、大小主体 , 执法部门尤须一把尺子量到底 。 特别是要理顺垃圾分类前后端 , 建立从投放、收集、到运输、处理的全流程监管体系 , 避免“前端分类后端一勺烩” , 确保公共治理的公信力 。 当严管真罚落到每个小区、每家单位 , 垃圾分类就能打破“理念认同 , 行动滞后”的怪圈 , 从时尚走向日常 。
垃圾分类井井有条 , 来源于每一个人的遵规守矩 。 某种意义上 , 垃圾分类不只是分拣垃圾的事 , 也是培育公共意识、推动社会治理的一个典型切口 。 在立法开启一个全新时期之后 , 关于垃圾分类 , 我们一边需要将法律的精神落到实处 , 一边也需要开启更多的思考:能不能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 , 经过充分的协商 , 逐步找到符合各个社区自身特性的、行之有效的公约?能不能在部分热心居民的带动下 , 触动或引导更大范围的群众参与?政府能不能变主导为引导 , 有效调动居民参与、营造社区氛围?在实践中答好这些问题 , 我们在法律底线之上 , 就会再拥有一道道坚实的防护网 。 垃圾分类这项曾被视作“老大难”的考题 , 就会不断找到“更优解” 。
垃圾分类是好事 , 也是难事 , 难就难在它也是对全民生活理念与消费习惯的重塑 , 对城市治理理念的重塑 。 北京作为大国之都 , 作为超大型城市 , 理应走在前列 , 盘活社会力量 , 实现多方联动 , 让首都治理体系更完善、更顺畅 。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范荣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