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历史文不如曹植,勇不如曹彰的曹丕,却是个守成之君,武不如曹操( 二 )


当时曹丕面临这两种选择 , 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 , 这个人叫做徐宣 。 他大声疾呼道:“无论远近亲疏 , 都是曹魏之臣 , 每个人都是忠心耿耿的 , 何必要让他们寒心呢?”徐宣对当时的时局看的很透彻 , 他知道问题的关键在于青徐之兵 , 如果对他们坚决打击 , 就意味着向青徐豪霸们宣战 , 这些人本来就处于半自治的状态 , 如果采取过激的行动 , 会进一步加剧矛盾 , 到时候局面将不可收拾 。
一个人的历史文不如曹植,勇不如曹彰的曹丕,却是个守成之君,武不如曹操
文章图片
曹丕说徐宣是社稷之臣 , 但并不意味着他完全认同徐宣的话 , 他认同安抚青徐之兵的建议 , 但并不认为青徐之兵真的忠心耿耿 。 他认为对于自己而言 , 当前最重要的是继承王位 , 掌握要害 , 安定局面 , 对于青徐之兵的问题要慢慢处理 , 不能急于一时 。 因此对于洛阳骚动 , 曹丕采取了抚而不镇的态度 , 以避免发生更大的骚动 。 曹丕的冷处理不是不处理 , 只是时机未到 , 委曲求全不过是为了静待时机而已 。 臧霸夺兵:虚其位 , 夺其兵 , 去其权 , 曹丕完成了对洛阳骚动后续处理 。
曹丕彻底解决青徐之兵的问题 , 标志性事件是夺取青徐豪霸代表人物臧霸的兵权 , 当然这是个经过了曹丕周密安排后的过程 。 臧霸作为徐州豪霸代表 , 在曹操时期就担任徐州刺史的职务 , 这是他的根据地 , 在这里他很舒服 , 也不想动地方 。 但是臧霸在徐州根深蒂固的势力 , 对于曹丕来讲 , 始终是潜在的威胁 。 这就好比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后 , 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的存在 , 一直让刘邦如芒在背、寝食难安一样 。 曹操在位时没有解决的问题 , 到了曹丕这一代要解决了 , 但曹丕的手段很温和 , 基本上属于温水煮青蛙的办法 , 和刘邦直接诛杀异姓王的做法不同 。
一个人的历史文不如曹植,勇不如曹彰的曹丕,却是个守成之君,武不如曹操
文章图片
用宗室取代青徐豪霸的位置 , 虚其位、去其兵、夺其权 , 彻底消除他们的影响 , 就是曹丕的办法 。 关于这一点 , 从曹休的职位调整上就可以看出来 , 曹休是宗室里被倚重之人 , 曹操就曾经评价说曹休是曹氏的千里驹 , 曹丕对于曹休也十分倚重 。 曹丕继承王位之后 , 令曹休都督青徐之兵 , 目的就是利用宗室来控制地方豪强 , 把青徐之兵处于监控之下 , 为下一步排挤臧霸做好准备 。
一个人的历史文不如曹植,勇不如曹彰的曹丕,却是个守成之君,武不如曹操
文章图片
黄初三年 , 夷陵之战后不久 , 曹丕就命令三路大军讨伐东吴 。 其中东路军的主帅就是曹休 , 而臧霸作为曹休手下的将领 , 被安排和曹休一起出发讨逆 。 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 , 烧攻城车 , 杀略数千人 。 ——《三国志·吴主传》
曹休对臧霸委以重任 , 让他率领敢死队冲锋在前 , 这可不是一份美差 , 而是一份要人命的工作 , 臧霸为徐州豪霸 , 所统领的部队多为步兵 , 不习水战 , 让他水战还做敢死队的统领 。 与其说是看重 , 还不如说是让他去送死 , 但是臧霸表现出乎曹丕和曹休的意料之外 , 他仗打的很好 , 而且获得了大胜 。
一个人的历史文不如曹植,勇不如曹彰的曹丕,却是个守成之君,武不如曹操
文章图片
不过一切都在曹丕的掌握之中 , 他有两手准备:第一让曹休节制臧霸 , 并令其率领敢死队突击吴军 , 如果臧霸失败也没关系 , 因为他所率领的青徐之兵 , 本来就不是自己的嫡系部队 , 还可以借此机会 , 以战败辱国的罪名除掉臧霸;如果侥幸获胜 , 青徐之兵势力也会受到削弱 , 有道是“杀敌一千 , 自损八百” , 同时还可以明升暗降 , 夺取臧霸的兵权 。 因此 , 无论臧霸胜还是败 , 最后的赢家都是曹丕 。 霸谓休曰:“国家未肯听霸耳!若假霸步骑万人 , 必能横行江表 。 ”休言之於帝 , 帝疑霸军前擅去 , 今意壮乃尔!遂东巡 , 因霸来朝而夺其兵 。 ——《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