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健康码该如何使用?,陈根:后疫情时代

文/陈根
【【陈根】健康码该如何使用?,陈根:后疫情时代】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 , 让我们实践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远程办公 , 催生了各“互联网+”产业 , 从互联网医院到线上教育的发展 , 当我们习惯了走到哪扫到哪的健康码 , 却鲜少有人在意:健康码 , 真的健康吗?
2月11日 , 杭州市率先推出健康码模式 , 实施市民和拟进入杭州人员的“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 , 并与“钉钉”企业复工申请平台打通 。 大量返岗复工人员在支付宝内申领健康码 , 上线首日访问量达到1000万 。
【陈根】健康码该如何使用?,陈根:后疫情时代
文章图片
随后 , 健康码实现全国推广 , 在充分总结先行地方经验基础上 , 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支付宝、阿里云的技术优势 , 加快研发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 。
截至目前 , 已有多市完成健康码升级 , 实现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的打通使用 , 即凭码看病 。 那么 , 防疫健康码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升级的背后是健康码的革新 , 还是健康码的另为所用?或许 , 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拉开序幕 。
健康码的本质是孪生人
许多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码显示绿色 , 就代表了身体的健康 , 这样理解当然没有问题 , 因为这就是健康码的基本功能 , 证明个人的健康 ,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 。
除此之外 , 大部分的人却并没有在意 , 健康码是任由自己申报身体状况进而申领健康码的 , 这似乎又与健康码的基本功能产生了矛盾:你怎么知道你是健康的?你怎么证明你是健康的?
于是问题往下发展 , 就走到了我们对健康码的本质探究:健康码的本质就是将人与信息紧密结合进而创造出一个数字孪生人 。 当然 , 目前的健康码更像是人体数字孪生的1.0版本 , 距离真正意义的人体数字孪生还有一段路要走 。
数字孪生 , 顾名思义 , 就是“数字双胞胎” , 简单来说 , 数字孪生就是在一个设备或系统的基础上 , 创造一个数字版的“克隆体” 。 这个“数字克隆体”被创建在信息化平台上 , 是虚拟的 , 数字孪生体最大的特点在于 , 它是对实体对象的动态仿真 。 也就是说 , 数字孪生体是会“动”的 。 而关于数字孪生技术 , 这里暂不展开论述 , 我曾专门写过一本《数字孪生》的书进行了这方面的讨论 。
【陈根】健康码该如何使用?,陈根:后疫情时代
文章图片
在疫情刚刚爆发时 , 由于没有有效的方式将个人的身份信息、出行信息、健康信息有效的整合 , 政府需要在各地出入口设立关卡 , 个人需要逐一填写信息登记、进行信息申报等 , 费时费力 。
而健康码却能发挥巨大的信息互通作用 , 它使得个人可以“随身携带”自身相关的数字化信息标签 , 从一定意义上 , 使我们每个人成为“数字孪生人” 。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健康码 , 可以说是“一人一码 , 三色管理” 。 一人一码得以实现 , 依赖于从三个维度来获取个人历史数据信息 。
第一个维度是空间 , 个人去过的地点都得以记录 , 地点精确到市区、乡镇 , 能够判断个人是否经过疫区、离疫区的远近;第二个维度是时间 , 个人去过地区的每个时间点都得以记录 , 能够判断去过疫情地区的时间及停留时长;第三个维度是人际关系 , 个人是否密切接触过其他敏感人员也是判断标准之一 。
从三个维度对个人实现的全程跟踪 , 使得个人信息被立体式孪生构建 , 在带来利好的同时 , 却也伴随着风险 。
健康码的隐私危机
健康码将数据云端存储 , 使得所有的居民健康信息、出行信息与个人身份信息绑定 , 在云端存储共享 , 省去了地方机关设立卡口 , 重复填报健康表格的麻烦 。 而作为数字通行证 , 健康码能够实现在全市甚至全国区域内一码通行 , 为企业复工、小区筛查带来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