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O热历史」情节简单;可文章最后,鲁迅自己也读不懂了,鲁迅一篇犀利的小说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原文很简单:
“武王已平殷乱 , 天下宗周 , 而伯夷、叔齐耻之 , 义不食周粟 , 隐于首阳山 , 采薇而食之 。 ”
鲁迅先生在1935年12月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改编 , 创作了小说《采薇》 , 作品后来收录在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里 。 鲁迅重新解读了《史记》记载的这段古代圣贤伯夷叔齐的故事 , 他设计的故事的情节很简单:
孤竹君死后 , 叔齐让位给伯夷 , 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 , 不愿打乱社会规则 , 也未继位 , 哥俩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 。 周武王伐纣 , 二人扣马谏阻 。 武王灭商后 , 他们耻食周粟 , 采薇而食 , 结果听到有人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你们采的薇不也是我们大王的吗 。 二人羞愧 , 饿死于首阳山 。
「DOCO热历史」情节简单;可文章最后,鲁迅自己也读不懂了,鲁迅一篇犀利的小说
文章图片
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像《孔乙己》一样被选入教科书 , 却也是课外必读的鲁迅作品之一 。 故事中鲁迅对伯夷叔齐两位古代圣贤极尽调侃 , 用烙几张饼的时间来作为故事中时间的计量单位 , 对二人的吃喝拉撒情结进行了嘲讽 。 二人成了活脱脱的反面人物 , 最后在自相矛盾中对已经灭亡的周王朝“以死相报(抱 , 二人相拥而死)” , 乃不懂变通自食其果 。
鲁迅之所以拿两位堪称与我文明共存过的义士开刀 , 与当时的社会变局有极大的关系 。 20世纪20年代末 , 国际格局风云变幻 , 我国东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一些清朝的遗老遗少开始蠢蠢欲动 。 此外不乏一些高洁之士 , 内心无法接受清朝的灭亡 。
比如国学大师王国维 , 一位堪称与鲁迅齐名的大人物 , 宁愿为旧主殉葬 , 也不愿意看一眼新世界 。
鲁迅 , 自然希望唤醒一个新世界 。
「DOCO热历史」情节简单;可文章最后,鲁迅自己也读不懂了,鲁迅一篇犀利的小说
文章图片
这是对《采薇》的普遍认识 , 相信鲁迅先生在写作之初的本意也是想引起人们进行变通的思考 , 希望人们认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荒谬 。
然而《采薇》中 , 还有一些其他细节 , 篇幅不少 , 反映出了他本人的纠结 , 也反映了几乎全人类的纠结:
文中讽刺“顺民”:一位周国的士兵描述道 , 咱们大王就带着诸侯 , 进了商国 。 他们的百姓都在郊外迎接 , 大王叫大人们招呼他们道:‘纳福呀!’他们就都磕头 。 一直进去 , 但见门上都贴着两个大字道:‘顺民’ 。
终究忍不住同情伯夷叔齐:伯夷叔齐死后 , 早早就投靠周武王的妲己的亲戚家的下人“阿金姐”编排称:“老天爷的心肠是顶好的 , ”她说 。 “他看见他们的撒赖 , 快要饿死了 , 就吩咐母鹿 , 用它的奶去喂他们 。 您瞧 , 这不是顶好的福气吗?用不着种地 , 用不着砍柴 , 只要坐着 , 就天天有鹿奶自己送到你嘴里来 。 可是贱骨头不识抬举 , 那老三 , 他叫什么呀 , 得步进步 , 喝鹿奶还不够了 。 他喝着鹿奶 , 心里想 , ‘这鹿有这么胖 , 杀它来吃 , 味道一定是不坏的 。 ’一面就慢慢地伸开臂膊 , 要去拿石片 。 可不知道鹿是通灵的东西 , 它已经知道了人的心思 , 立刻一溜烟逃走了 。 老天爷也讨厌他们的贪嘴 , 叫母鹿从此不要去 。 您瞧 , 他们还不只好饿死吗?那里是为了我的话 , 倒是为了自己的贪心 , 贪嘴呵!”
从这两处非常有力度的讽刺中我们不难看到 , 鲁迅《采薇》全文虽然在抨击不知变通的伯夷叔齐 , 但是对于做了“顺民” , 懂得“变通”的殷商人也是不屑的 。 而且他更用比较长的文字 , 对那些投降之后还去讥讽伯夷叔齐的人进行了鄙夷 。
那么问题来了 , 鲁迅先生自己不也无情地嘲讽了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吗?
当然鲁迅先生不可能不懂自己在表达什么 。 只是对于人性 , 对于世界 , 谁又能以一篇文章就道明是非?即便是大师 , 也难免心中存在着满满的疑惑 。 是非 , 又岂是那么容易的说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