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级阅读行业标准将出台,能否助力家长破解难题( 二 )


林静说,儿童分级阅读指导应发挥“鹰架”作用,帮助家长、老师引导孩子超越“最近发展区”。阅读指导的书单中,应包括丰富的主题、多样的体裁及个性化的设置,为孩子提供全面的阅读体验。
张铁柱认为,儿童分级阅读行业标准的核心在于要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实际的认知水平。出版社在制作、出版一本童书时,也要先确定目标读者的大致年龄范围,这本书的导读、插图、故事情节、拼音等部分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来更好满足小读者的需要。以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为例,从适合婴幼儿阅读的绘本,到儿童版、青少年版,再到小说原著,事实上围绕《西游记》形成了从幼龄到成年阶段的书籍体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图书分级理念的产物。
“年龄大小并不是判断儿童阅读能力的绝对标准。”张铁柱介绍,当家长带着孩子来图书馆读书时,工作人员会先了解孩子的年龄、识字量、平时的读书兴趣等情况,再综合判断适合其阅读的书籍类别。
采访人员了解到,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图书分级,立足于实际工作经验,正在探索标准,也会参照国内、国际权威机构书单。“不同出版社、不同图书馆、不同书店,都有自己的图书分级方法,大致内容不会偏差很多,但肯定有不少细节差异。”张铁柱举例说,即使是同一位童书作家,其作品也可能被分到不同阶段。比如作家曹文轩,他的作品《罗圈腿的小猎狗》被认为阅读难度低,适合低龄儿童,有加了拼音的版本;但《草房子》等较有深度的作品,更适合有阅读基础的儿童,因此这部作品很少有拼音本。
选书,没有标准答案
分级阅读的概念虽然引入中国已有十多年,但国内对分级阅读标准的研究,大都在民间或出版机构,且分级阅读理论体系的搭建较为滞缓,存在着研究主体的行业结构单一、标准制定者公信力不够、推行力量没有形成合力等问题。
在中国首个儿童分级阅读行业标准宣介会上,少儿读物发行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有限公司社长孙柱介绍,《3—8岁儿童分级阅读指导》行业标准的编制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政策依据,参考了其中关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具体内容,结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编写。同时广泛借鉴、吸收了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目标分类学、儿童绘画理论等学术领域的理论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内容编写。
济南市高新区山大附中瀚阳小学二年级五班语文教师叶晶晶认为,分级阅读指导能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提供不同的读物推荐,可以引导儿童阅读更科学、更有针对性,也为家长选购童书提供了抓手。
丫丫老师建议,分级标准可参考,但不能盲从,要选择性使用。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自身情况,拔高或降低难度,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书籍,实现孩子潜能开发的最大化。“有小学二年级学生,就能听懂《镜花缘》《搜神记》。如果我们仅从分级标准来看,这类书目更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如果我们盲目遵从标准,就有点狭隘了。”她认为,阅读的重点是孩子能不能读得懂、有没有阅读兴趣。孩子的关注点,家长对孩子情绪和兴趣的关注,能帮助老师、家长准确判断孩子的阅读理解水平。“分级阅读指导行业标准这把尺子,落到每个孩子身上,需要进行个性化调整。”
同时,有专家建议,儿童分级阅读指导行业标准,应避免“成人视角、专家视角”。“看似是尊重儿童的前提下,事实上还是一种成人本位的思考,没有尊重儿童的阅读状态,没有从儿童的视角去阅读。”
比如,畅销童书《首先有一个苹果》,深受专家推荐、认可。幽默诙谐的画风独树一帜,故事的细节非常丰富,重复中又暗含着变化,可以引导孩子们清楚明白地体会到从一到十甚至“数不清”的数量概念。但是书中有一个情节,是猎人打掉小鸟,小鸟掉下来,猎狗出来叼小鸟。“3至6岁的孩子,认为世间万物有灵,看到小鸟被打伤,他们怎么会开心呢?”
儿童分级阅读行业标准将出台,能否助力家长破解难题】(大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 刘一颖 实习生 林月良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