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假玄武玻璃为地震触发机制研究提供新认识


『地震』假玄武玻璃为地震触发机制研究提供新认识
本文插图
图片来自原文
2020年3月12日 ,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lymouth)发布消息称 , 该校联合挪威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 of Oslo)组织开展的一项重大国际研究揭示了地震在地表以下40 km处的触发机制 。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20年3月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这样的地震是不寻常的 , 由于预计该深度的岩石将缓慢且耐震地蠕变 , 所以它们约占陆内地震活动的30% 。 最近的例子包括喜马拉雅山相当大比例的地震活动 , 以及2001年印度布吉(Bhuj)地震的余震 。 然而 , 目前对它们的成因知之甚少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作用和影响通常都隐藏在地下深处 。
英国和挪威的科学家对罗浮敦岛(Lofoten Islands)剥露的下地壳岩石的地震构造进行了地质观测 。 科学家们在该地区花了几个月的时间 , 对暴露的岩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特别是原始的假玄武玻璃(在地震滑移过程中产生的凝固熔体) , 它们点缀着连接相邻/相交的剪切带的断层组 。 同时 , 研究人员还从该地区采集了样本 , 然后在普利茅斯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使用尖端技术进行了分析 。
【『地震』假玄武玻璃为地震触发机制研究提供新认识】研究表明 , 不同剪切带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地震破裂 , 这些剪切带在地震中缓慢且耐震地蠕动 。 这种相互作用加载于地壳深处相邻的硬岩块体 , 直到它们难以承受不断上升的应力并产生地震 。
该研究强调了对地震断层所形成极复杂网络的观测结果 , 认为这种情况的特点是重复的变形循环 , 以及伴有周期性地震的剪切带上的长期缓慢蠕变 。 虽然地震只是这种变形循环的一个短暂组成部分 , 但它释放了整个区域内相当大比例的累积应力 。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地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0年第08期 , 赵纪东 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