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PP:在前浪与后浪的拥簇下,B站走到了关键转折的沙滩上( 二 )


本文插图
陈睿表示 , 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 , B站18岁至35岁的用户占比高达78% , 近三年来新增用户的平均年龄是21.5岁 。
他对此有一段不乏得意的评价:“这也是B站成为年轻网民使用的主流平台的标志 。 ”
相比较而言 , 从用户整体年龄结构看 , 抖音用户多以20-25岁的中青年为主 , 而B站则在逐渐向这一比例靠拢 。
但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峰对B站向多年龄层扩圈的前景有所顾虑 。 他在一个短视频中表示 , 当下有越来越多的APP在抢占年轻人的娱乐时间 , B站的真正挑战 , 不是中年人是否上B站 , 而是有没有足够多的年轻人使用它 。
这一观点似乎被《后浪》的转发效果所印证 。 视频内容在中年人圈子中收获了比年轻群体更多的转发 。
年轻人转发并不积极的原因有很多 , 如视频太过老套的说教口吻 , 拒绝被流行文化代表的心态 , 认为文案过于尴尬等 。 类似的吐槽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后浪》的相关评论区看到 。
从传播效果看 , 《后浪》像一颗射程有限的子弹 , 命中了中年人的猎奇心理 , 却没能命中年轻人的粘性 。
向前还是向后?
此次《后浪》宣传片背后 , 暴露出B站的一些隐忧 。
钛媒体APP:在前浪与后浪的拥簇下,B站走到了关键转折的沙滩上
本文插图
在B站营造的丰富的、富于视觉冲击力的内容生态以外 , 仍然有大批的年轻人拒绝被这样的“主流文化”所代表 。
在用户“阿阳sw”看来 , B站代表着某种高线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 他说:“中国并非只有一二线城市 , 城市以外未必能大有可为 , 但一定有一片广阔天地 。 并不是去旅行去蹦极才是唯一的勇敢 , 并不是学乐器玩无人机才是唯一的充实 , 并不是去求婚开派对才是唯一的浪漫 , 否定也并不能代表着什么 。 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太多种生活 , 根本不是一句中国年轻人就能定义的 。 ”
这无疑是B站在扩展下沉用户过程中的最大痛点 , 折射出代表较高生活水准、小众化的文化产品 , 在向普通甚至中下层用户传播时遭遇认知差异的阻力 。 年轻的后浪们能接触到巨大的信息量 , 使他们拥有超越前浪们的理性思辨能力 。
在B站宣传片展示的画面中 , 包括电竞区的iG电子竞技俱乐部、RNG电子竞技俱乐部等 , 代表着B站重金投资的LOL相关赛事版权及内容;音乐区UP主墨韵Moyun、孟晓洁Jae , 国风汉服类UP主小豆蔻儿 , 以及V家虚拟歌手洛天依等 , 代表着B站较为强大的原创内容输出能力;片中多次提到的教育相关内容 , 则代表B站在线上教育的布局梦想 。
这也是不少“后浪”无法接受宣传片观点的原因:个人价值与商业文化之间 , 始终还有一段距离 。
在《后浪》的评论区 , 大量用户表示 , 自己是因为没有广告而非文化认同而选择了B站 。 一旦B站丧失了相关版权 , 或者广告内容与其他视频网站拉平 , 也就没有了选择B站的理由 。
这似乎触到了B站的痛处 。 长期以来 , B站通过照搬日本二次元内容的盈利模式 , 以IP衍生品为主要变现手段 。 但在我国 , 二次元的核心受众、付费意愿都相当有限 。
当下的B站虽然通过加大力度购买影视番剧、直播赛事版权等举措 , 有效扩充了活跃用户数 , 但自身的文化优势也随之出现了一定削弱 。
在接受出圈红利的同时 , B站正在让本土内容体系承担长期以来重文化轻商业的后果 , 一批不能适应商业化的UP主逐渐淡出B站生态 。
从此次宣传片来看 , B站似乎是将破圈的指针指向了关注年轻人生活的中年群体 。 这将为B站的用户群体引入新鲜血液——二次元和非二次元的、娱乐消遣和钟意学习的、年轻和不再年轻的各色人群汇集一处 , 并在青年节这一天 , 接受B站统一的文化认同宣传 。
结果则是目前所反馈出来的 , 一方面 , 部分用户将《后浪》抬高至现象级爆款的程度 , 另一方面 , 部分用户表达“被代表”的不满 。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 , 共同构成了B站在转型时期的用户画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