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为中国足球一掷千金的许家印,缔造恒大与“万恶”的「金元时代」( 二 )


青年许家印 图源网络
3
许家印的骨子里便不安分 。
2010年以前 , 中国足球正因一场「反赌扫黑」的风暴而陷入桎梏 。
上不得法 , 下不得心 。
恒大斥资1亿购入因假球风波降级的广州队时 , 许老板叫嚣着「3年中超5年亚冠 。 」
听来就是个笑话 , 滑天下之大稽 。
中国足球是钱的事儿吗?一个暴发户做起了白日梦罢了 。
外界评论大多如此 。
辞去彭伟国 , 请来李章洙 , 刘永灼走马上任 , 国脚郜林如约而至 , 短短25天时间 , 恒大完成了入主、换帅、买人、全盘接手四件大事 。
笑声在2011赛季的中超联赛后便少了大半 , 直到2013年亚冠决赛结束 , 已无人再去想那个五年计划诞生之初的荒唐 , 只迫切期盼着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
这一年 , 许家印底气十足的拒绝了三星对恒大胸前广告4000万的报价 , 借决赛舞台推出了「恒大冰泉」 。
而21年前 , 他辞去工作只身来到特区闯荡时 , 兜里只揣着钢厂十年攒下的2万元 。
同样的时间维度里 , 万通六君子在海南刚刚通过炒地皮赚到了第一桶金;万科已经在深交所上市一年 , 王石将重心完全调整至房地产行业;杨国强在顺德碧江及桂山交界买下大片荒地 , 兴建4000套别墅洋房 , 以「碧桂园」的名号正式进军房地产 。
许家印?
他正揣着一份31页的求职简历四处碰壁 。
1992年的深圳街头 图源网络
4
半个月后 , 34岁许家印将简历缩减至2页后终于收到了三家公司的邀请 。
他选择了一家贸易公司 , 中达 , 摇身一变从车间主任许家印成了业务员许家印 。
业务员许家印身边大都是些年轻的姑娘、小伙 , 他从不吝言语 , 逢人便叫师傅 。
「那时的许家印 , 喊人喊得嗷嗷叫 , 开口就叫师傅 , 嘴巴很甜 。 」
在朋友的帮助下 , 他的第一笔业务就为公司挣到10万元的利润 , 凭此成为了办公室主任 。
得以搬出朋友家的走廊 , 在公司一间闲置的小房子里过活 。
一年后 , 也就是来到深圳的第三个年头 , 许家印终于向着房地产行业迈出了第一步 。
他带着1500万的贷款 , 一个出纳、一个司机、一个业务员 , 四人开着一辆标志来到了广州 。
【「许家印」为中国足球一掷千金的许家印,缔造恒大与“万恶”的「金元时代」】许老板早已告别了初来乍到时「坐的士」就很兴奋的年月 , 也终于有了几分老板模样 , 但摆在面前的 , 仍然是全无头绪的一个新世界 。
一行人在广州黄埔的城中村租了一套农舍 , 3房1厅 。
许家印一个房间 , 其余几人占了2间 , 找来一个厨子 , 装上一台传真机 , 鹏达公司就成立了 。
他当时的头衔 , 是鹏达公司的老总兼中达公司的办公室主任 。
后来 , 许家印回忆到「一点都没有 , 连什么是容积率我都不懂 , 就这么边学边干起来了 。 」
许家印 图源网络
5
在以大户型为主流的广州楼市 , 主打「小面积、低价格」的「珠岛花园」项目一战成名 。
为了避免紧绷的资金链产生问题 , 「快点 , 快点 , 再快点」一度成为了许家印的口头禅 。
该楼盘所需的108个公章 , 在当年内竟全部敲定 。
一年下来 , 他为公司赚取了超过2亿元的净利润 。
1997年 , 许家印找到中达公司的老板 , 说了这样一番话「人是有价值的 , 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水平、什么样的贡献 , 就一定要有什么样的待遇 , 不然从管理上来说 , 是留不住人的 。 」
在这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年份 , 亚洲金融风暴来势汹汹 , 巨人史玉柱败走珠海、山东的姬长孔身陷绝境 。
中国的企业家们似乎一夜之间齐齐走向了一个资本的困境 。
只有丁磊、王志东、张朝阳几个年轻人用「互联网」带来了一些希望的氧气 。
这一年 , 39岁的许家印从中达离职 , 逆势扎进政策晦明不定的房地产市场 , 创立了恒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