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文水资』南水北调向天津供水超50亿立方米 各供水部门力战疫情保供水安全

近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天津市引调江水超过50亿立方米,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我市引江供水范围已覆盖除蓟州、宝坻外的14个区、1000多万人,实现1900多天不间断安全供水,原水水质常规监测24项指标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源调度有保障
天津是资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市供水体系的重要支柱,疫情爆发时正值冬季输水关键时期,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天津分局把消除输水安全隐患作为疫情防控的核心任务,西黑山、徐水、容雄、霸州和天津5个管理处全程监控供水情况,分局工程处处长刘卫其带领技术团队昼夜巡查输水箱涵及重要供水设施运行情况,及时化解冰塞风险,确保引江供水线路通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引江中线工程日均向我市输水260万立方米,有力保障了我市供水安全稳定。
在市水务工程运行调度中心,副主任刘战友正在紧张统计水情和供水信息,出于疫情防控需要,水调中心抽调了部分员工下沉社区,而每天需要统计处理的数据多达数百项,为了确保每一组数据、每一项调度命令都准确无误,经验丰富的刘战友一人负担多人的工作,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就位,水情、水量准时汇总,信息传达、调度运行争分夺秒。在市水务局的科学调度下,截至目前,我市存蓄引江水的王庆坨、尔王庄、北塘三座水库始终保持最高蓄水位,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同时,还向海河等重点河道补充引江水4800万立方米,为改善景观河道水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巡视检查不放松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保障群众正常用水是安抚群众情绪,维持城市正常运行的关键。疫情期间,天津水务集团直接服务于城市供水的各岗位职工2000余人昼夜坚守在供水一线,集团所属的水库、原水泵站、净水厂全部采取封闭式运行管理,24小时动态监控水质和供水设施运行状况,各关键点位以14天为一周期进行轮岗值守,确保各水厂安全运行。为了应对疫情防控期间可能出现的供水问题,天津水务集团切实加强医院发热门诊等重点区域供水管网巡视排查,及时为海河医院提供双水源保障,集团组建了50多支抢险突击队并配置充足的设备和物资,随时待命做好抢险准备。
特殊时期很多市民居家隔离、办公,为及时掌握供水情况,市水文水资源中心加密了原水、出厂水、管网水水质抽查样品数和频次,同时派出多路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检查方式,对中心城区二次供水设施、城镇供水企业、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进行抽查,严格督促各级供水单位落实疫情防控、应急抢险、热线服务等工作。“为了提高检查效率,我们每天除了抽检部分项目外,还委托各区水务局对辖区供水企业进行检查,每日汇总检查情况,确保覆盖所有供水主体。”市水文水资源中心负责人李广智介绍,疫情期间,市水文水资源中心已通过随机抽查、视频检查等多种形式开展供水安全检查1000多次,覆盖全市各级供水单位,切实保障全市供水系统正常运转。
【 『市水文水资』南水北调向天津供水超50亿立方米 各供水部门力战疫情保供水安全】复工复产提速度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以来,在江水的有力支撑下,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2018年新一轮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延伸自来水管网等措施,我市已改善1157个村、129.9万农村居民饮水质量,优质江水开始逐步替代地下水源为我市农村地区供水,武清区更是率先实现引江供水全覆盖。当前随我市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静海、宁河、宝坻等区克服资金不足、人员不到位、原材料供应困难等诸多难题,正在加快推动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复工,尽最大可能降低疫情对工程建设的而影响,确保到今年年底前全面改善全市2061个村、202.2万人饮水质量,为开展扶贫助困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基础保障。(采访人员董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