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闻汇评」靠“务农”让企业40年增值40000倍!,他是马来西亚“鱼蛋大王”( 二 )
在斗湖成立贸易公司 , 经营江鱼仔、鸡蛋和其他食品生意 。
到1986年 , 创业已经有10个年头 , 全利从一无所有到初具规模 , 谢松坤却没有沾沾自喜 。 他清醒地意识到 , 谢兄弟家族固然已经营多家公司 , 却还没有将它们归纳在一间控股公司旗舰下 , 联合的力量无从体现 。 而最重要的是 , 当初兄弟们都是在没有全盘规划下各创事业 , 各家企业的拥有权各有所归 , 以致出现了兄弟间的个人权益和归属感参差不齐的局面 。 至此 , 谢家企业需要在经营理念、结构和权益分配三方面进行整合 , 以突破瓶颈 。 对此 , 谢松坤已胸有成竹 。
兄弟同心 , 从“谢氏兄弟” , 到家族信托
谢松坤的第一个整合行动 , 是倡导一套明确的企业价值观:诚信、双赢全利、创新和团队 。 谢松坤特别重视团队 , 他深知 , 对一个兄弟众多的家族企业来说 , 只有大家始终如一、精诚团结 , 企业计划才能够得以执行 。
第二个整合行动 , 是成立一家控股公司 。 为了统一不同企业的价值观 , 谢松坤为控股公司起了个名字——“全利” , 用潮州话发音就是ChuanLee , 意思就是“全部人都得利”或“创值利众” 。 这是他们经营理念的缩影 , 是所有公司统一的价值观 。
第三个整合行动最具挑战性 。 有两家谢氏兄弟分别创办的已有10年历史的企业需重组 , 合并成为两大控股公司 , 谢两兄弟各拥有一间 。 这项重组工作很不容易 , 但却是调整个别兄弟权益、避免任何潜在的拥有权纠纷 , 以及营造集体归属感的必要措施 。 谢松坤以他的人格魅力和高超智慧 , 赢得了兄弟们的信任 , 大家很快达成共识 。 传统家族企业走向股权治理的现代化企业的重大转折 , 终于水到渠成了 。
如今 , 全利集团业务分成三个领域 , 即海产制造、综合畜牧和油棕种植 。 从此各自独立营运 , 分开作业 。 集团朝着健康、和谐的道路迅猛发展壮大 。 2000年 , 全利资源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 。 自2016年起 , 全利又由日本引进知名的连锁零售商店品牌“全家便利店”为建立该企业的第四项核心业务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
就在去年 , 全利集团的谢氏股东们又把他们所控股的42%股权拿出来 , 成立了信托基金会 。 如此一来 , 家族每个成员不再传承公司的控股权决策权 , 而是传承每个人部份的收益 , 从拥有权转向收益权 , 从而避免潜兄弟姐妹股权纷争的风险 。
文章图片
▲2016年12月 , 全利资源在大马全面引进日本便利店系统 , 谢松坤(左二)为全家便利店开张剪彩
“超越伯克威尔哈撒韦” , 40年不间断复利增长的秘密
在东南亚 , 很多人说鱼浆生产是“短命生意” , 这反过来成了谢氏家族在近年成为东南亚企业明星的理由——全利在农基主业领域连续增长 。
“不要低估了渔夫和鸡农”——这是谢松坤常说的一句话 , 谢松坤自豪地说 , 从创业到现在 , 公司40多年不间断成长 , 没有一年存在下跌的现象 , 就算在1998年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背景下 , 公司也难能可贵的保持了增长 。
在谢松坤的回忆中 , 1977年家中唯一的生产工具就是2艘旧渔船 , 整个企业净值不超过5万林吉特(约8.3万人民币) , “发展了40年 , 到今天公司在股票市场的净值就算打五折 , 四十年来已经做到超过4万倍的增值 , 复利增长30.3% 。 巴菲特的BerkshireHathaway过去50年的投资增值是13,600倍 , 复利增长21% 。 所以我就和股东说 , 你们的投资好过巴菲特 。 ”
文章图片
对于全利而言 , 稳定的成长 , 就是不止做一个产业 。 全利初期就借鉴了传统的“渔村模式” , 只不过把“捕鱼-养鸡鸭-种地”升级成“海产加工-综合畜牧-棕油种植与加工” , 即综合禽畜部(ILF)、海产制造部(MPM)和棕油业务部(POA) 。
- 农民日报四川新闻服务农业产业 广元破解产业扶贫融资难题,创新金融产品
- [返乡]四川将组建30人专家服务团,专门服务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
- 「21财闻汇」结果出事了!97次买卖自家公司股票,被证监会调查,账户交给老婆打理
- 「财闻私享」刚刚 长电反击 坚决抵制商业欺诈,涨停后突遇1.7亿索赔
- 『财闻私享』除了百度阿里 还有这些上市公司,第三批区块链备案名单公布
- 『财闻汇评』20年上榜福布斯,中国最低调富豪:用250万扶持王传福成中国首富
- #新京报#“不可能打工”男子否认1500万签约,以后想在家务农或开小卖部
- 「周某」家属否认“不可能打工男”获千万邀约,称其在家务农
- 【周某】“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男子出狱:看望病父,不懂网红直播先务农
- 『财闻汇评』又一巨头或将退出中国市场!由林青霞老公一手创立,清仓关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