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看天下」微信与分裂的朋友圈


「高兴看天下」微信与分裂的朋友圈
文章图片
从前慢 , 书信是人们联络交流的重要方式 , 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是如此的珍贵 , 送别和重逢都是人生中重要的记忆 , 作家们依此创作了很多无限的美好 , 朱自清的父亲-那送别时的背影 , 一直是我们心中的亲情缩影 , 随着邮政的发达、电话电信的发展 ,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了很多方式 , 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多变化 , 书信变成短信 , 谈话变成了语音 , QQ、微博带给我们实时通讯和交流的畅快 。
电子设备和通信工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 网络生活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活力和效率 , 微信更是帮助我们体验了前所未有的天涯若比邻 。 每天刷的微博和朋友圈 , 不仅可以让我们彼此看到生活的状态 , 更重要的是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些深层次的话题 , 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需求 , 我们在圈里留下的 , 有的是给自己看的 , 有的是给别人看的 , 物质的、精神的、情绪的、思考的 , 各种层面的都有 , 有时候因为一些社会热点事件 , 我们可能会站不同的队 , 拥不同的姿势和态度吃瓜 , 但是新冠疫情的冲击让我们在面临危险的时候 , 更深刻地在朋友圈开始看到分裂 。
说到底 , 朋友圈展示的不过是每一个人的需求 , 然而在人的最深层需求的背后 , 我们都有自己的三观 , /p>
在信息还未曾高速发展时期 , 受限于交流、传播方式 , 以及社会对不同思想的包容度 , 各种信息的传播流速及影响只能限于很小空间 。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获取信息的方式 , 人对事物的认知不在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简单传播 , 更多是来源于互联网 , 互联网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 是让人具有全新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 当互联网出现人与人的交流工具“QQ”后 , 人的交流方式突破了地域及时空的限制 , 互联网连接了不同的世界 。
「高兴看天下」微信与分裂的朋友圈
文章图片
微博的出现则给人带来了一个自我传播信息的平台 , 同时也是直接获取他人信息的平台 , 传统的报刊书籍等传播方式渐渐淡出视野 。 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 , 也带来不同信息方式传播的改变 , 人人都可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 传播自己的思想 , 支持者则成为粉丝 , 反对者也可通过微博发表不同观点 。 粉丝多者成为意见领袖或大V 。 其实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 , 也是一种新的造神方式的出现 , 粉丝举起的神 。
当然 , 其中也有电影明星 , 不过明星的粉丝与意见领袖的粉丝有本质的不同 , 前者是基于明星所扮演的角色 , 粉丝所追寻的并非现实中的明星 , 而是明星最为成功的扮演角色 。 意见领袖则与明星有本质之区别 , 其粉丝是源于坚信或认同观念者 , 追寻的是现实中之人 。
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出现本质上的分裂 , 或许是从微信的出现开始的 。 当我们重新审视微信生活状态时 , 似乎可以有新的认识:微信改变人的群体 , 或是说区别出人与人之间本质上的不同 。 这种不同是一种思想上的不同 , 是自我价值观的不同 。 在微信出现的初期 , 仅是方便人与人的联系 , 或是说群体之间的联系 。 当公众号出现后 , 又多了一种信息传播方式 , 此种方式通过个人的朋友圈进行传播 。 可以倍增传播量 , 扩大信息边界 。 而后 , 微信朋友圈功能开始转变 , 不/p>
通过对一个人发朋友圈的内容及频率可以大致推断出使用者的职业及思想层次 。 很多从不发朋友圈者大多是行政机关或国企的领导 , 他们不发的原因很容易理解 , 位置坐得越高 , 越不想别人更多了解自己 , 屏蔽朋友圈的私人信息成为一道重要的防线 。 而每天频繁发朋友圈者多是自由职业者 , 他们频繁发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事业的需要 , 也可能是自己存在感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 有空有闲是前提条件 。 从朋友圈所发的内容 , 甚至可以认识到本人的意识形态或是当前的思想情况 , 当然给我们留下蛛丝马迹的朋友 , 可能是真的不设防 , 也可能是真的需要有人交流和互动 。 朋友圈内容如果是以时事政治者居多者 , 很大可能是一群思考者 , 我思故我在鬼是他们刷朋友圈的准则 , 这部分人很可能抵死鄙视娱乐至死的佛系生活者 。 而所发内容若是吃喝玩乐为主的 , 基本上是对时事真的不关心 , 当然这一群体可能是朋友圈里的绝大多数 , 生活本身对他们来说可能已经是最重要的钟摆 , 再也容不下更多的外界动力 , 朋友圈和朋友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 歌舞升平、岁月静好、文思泉涌都是朋友穿的常见曲目 。 所发内容是对社会进行赞扬者 , 多是公务员群体及中老年者 。 所发内容是以批判为主者 , 多是大学教授、律师等高知群体 。 公务员群体基本不发表与主流观点不同的内容 , 这与其工作纪律要求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