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上网越来越没意思了
泻药。
也许是因为我们现在天天都上网,随时随地都离不开网络,每天被各种信息充释头脑,已经对网络非常了解,开始有些麻木了。
现在的网络游戏都千篇一律、如出一辙,就算再资深的老玩家 也都玩腻了,无新意可言。
除了每天必用的几个App,网络对于很多人已经没有吸引力。
■网友的回复
【为啥上网越来越没意思了】 仔细思考了一下,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信息管制。要有好的质量的输出,一定是作者经过大量思考辩证产生的结论或者观点。但是,现在互联网内,已经没有辩证这个词存在的土壤了。只能允许一种声音的存在,导致了很多有能力产生这样的内容的创作者已经不想再去创作或者就算创作了你也看不到了,比如盲山系列电影,互联网内容同理。第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90年代及之前的书刊杂志到2000年开始的电脑再到2010年后的手机,手机这个小屏幕随身携带的东西因为天生自带的社交属性现在竟然强势到了连在家都能成为主要的信息交互工具,主流的传播方式越来越碎片化,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时间。发表观点要140个字以内,短视频要30秒以内,美其名曰现在的用户没有耐心。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导致了互联网企业们都在盯着用户余下的那点可怜的自由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到受众最大的刺激从而把这个用户变为自己资产负债表或者融资计划书上的一个数字。谁还想着花时间花精力搞大质量的创作,谁就必然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为你没有用户,也就意味着赚不到钱,自然无法持续下去。第三,商业化的无孔不入但是又没有建立起有利于高质量内容创作的商业化体系在我刚上网的时候,我们都是去一种叫BBS或者论坛的东西。当时在那些地方,你会经常可以看到堪比书本的帖子,当然,很多都是长篇大论还是连载有的可以连载好几年,但是,并不影响网友们的热情,观点的碰撞和讨论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并不会像今天这样只要你写了一点不符合主流或者大众观点的文字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账号在评论里说脏话来问候你母亲,给你贴各种各样的标签或者人肉你举报你恨不得置你死地而后快。而今天,微博都是营销号和个人大V,凡是高赞回答后面必有自己的公众号,微信就更不说了都盯着左下角的那个数字是否10w+。现在的这些创作者们所做的其实并不是输出观点,而是形式为观点输出的生意,换句话说,对绝大多数内容创作者来说,创作的内容是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够带来收入。只要粉丝够多,就可以接广告可以拉投资可以讲商业故事,有了利益自然就有了动机,利益越大动机越强这是商业规律,当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符合商业利益的时候,这和以前只是单纯的观点输出探讨相比,哪种方式有利于产生高质量的内容想想就知道了。某位知识圈的大V更是将这个开创成了一门生意,叫知识付费。其实商业化不是什么原罪,资本也没有善恶之分。商业化在某些时候甚至是可以大大的促进高质量的文化的发展的,比如众所周知日本的动漫和文化产业。他们连词典的编辑者或者书刊的校对都可以作为主角构造一部作品引来无数粉丝热捧,这样的商业化就是正反馈的典型体现。为知识付费本身也不是什么错更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我们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买杂志买书,也是为知识付费是不是。但现在和以前内容输出本质性的区别是,和以前的出版社或者杂志社或者电视台相比,如今个人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体,而“个人”是缺少监督并且相比于机构或者公司这样的组织来说更容易屈服于现实利益,内容的质量是取决于创作者本身的道德底线的。而过往的无数事实证明,人性在利益面前是靠不住的,能靠得住的只有好的规则。大的杂志社和出版社相比于现在的频道主播也好个人大V也好明星公众号也好更爱惜羽毛更珍惜声誉,不是说不会为了利益去做事,而是方方面面需要顾忌的人和东西太多,一旦产生丑闻影响更大,所以吃相不会那么的难看。但是个人为主体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创作者天堂地狱可真的全在一念之间了,所以你可以看到咪蒙系写的文章动不动就十万+,因为够刺激,因为可以博人眼球,可以赚钱赚到手软,被人骂到被封也无所谓,互联网上谁认识谁?同样的模式换个名称就可以改头换面重新开张继续赚钱赚到手软。而背后的广告商也很无辜,我投钱当然是为了商业利益又不是做慈善,当然谁粉丝多谁能帮我更好的卖货我投给谁了。那如果你是同样领域的内容创作者,你发现你辛辛苦苦写了一个月查了无数资料写成的文章,观看数惨不忍睹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最终能够赚钱的劣币驱逐了赚不到钱的良币,所有人用的就都变成了劣币。(这里用劣币或者良币只是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这里并没有善恶对错之分,因为咪蒙并不犯法,甚至从商业上来说还是很成功的,比如最近很火的青年大院,用不同的账号去争取不同类型的粉丝,不管你是什么口味什么立场,总有一款适合你,老少中青一网打尽,我觉得是可以进商学院教科书的商业案例范本了)。有人说我就是不妥协就是要坚持高质量的创作,可以,但是你会发现,不仅观众越来越少,你也越来越招不到你满意的人,你所坚持的高质量的创作也就自然变得难以为继。原因很简单,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首先要生存要养家糊口要娶妻生子要买房子要给老人养老要解决孩子上学,你给不出有竞争力的薪酬,自然招不到有能力的人。理想化在现实面前通常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靠你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你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个体根本无法抗衡市场的巨大风险,比如资金,比如健康状况,比如被喝茶。。。记得以前博客还流行的时候,做的好的那几家都是有点理想化特质的,当时创始人们一篇篇或激情或热血声称要坚持到底的文章现在想起来都还历历在目。但是后来微博起来以后,根本连三个回合都走不了就一个个悄无声息的没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豆瓣能坚持到现在很大的一个原因要归功于是影评这样比较特殊的领域的用户粘性和先发者的巨大优势,其他所做的尝试基本上都失败了。第四,对于版权的保护有进步但还是远远不够。就跟股票减持一样,和得到的好处相比,那点惩罚微不足道,简直就像是为鼓励类似行为而制定的规则。当你发现你辛辛苦苦呕心沥血创作的成果可以轻易的就被人拿去当作自己创作内容别说经济赔偿了就连要对方道个歉都困难重重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其实,根本原因,可以归结到一个字上面: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钱的地方就有争斗,市场经济下,每个人都是经济动物,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自古以来就有了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哲学。而互联网这20年的发展,更是将这个利字推到了极致,一切行为都和钱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微博上早已经不再是讨论和信息传播的地方而是各种撕逼水军营销号广告粉丝汇集,公众号都盯着流量,各大V起早贪黑憋文章求关注求粉丝,为什么?还不是钱给闹的。有钱的地方,怎么可能纯粹,钱越多越不纯粹,为了钱,父子可以反目成仇,夫妻可以法庭相见,家族可以分崩离析,为了钱,有人杀人放火,有人不惜铤而走险,有人以身试法都在所不惜,这就是钱的厉害之处。互联网相关的钱有多少,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看看一众VCPE,看看各大企业投资金额,看看几大巨头的市值,看看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干些什么,就一清二楚了。所以虽然现在4G5G百兆千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来人往无比热闹,但还是好怀念以前的那个简单干净没有人肉没有举报没有封杀没有带节奏之类词汇出现的互联网初期,那个没有铜板味儿纯粹就是个新玩具的互联网,像极了那个短暂的百家争鸣大师辈出全世界的思想学说都可以拿来探讨为我所用的19xx时代。
- 为啥结婚的时候,不仅新郎要挨打,伴郎伴娘也要挨打
- 为啥有漂亮女生坐我旁边的时候我的学习注意力就会变得特别高
- 为啥当今社会大多数男生特别宠爱女朋友甚至到了对女生下跪求原谅感觉中国男女生交往双方并不平等
- 都说享骑电动车不好,可是为啥还是有很多人用
- 为啥有的人可以快乐的工作
- 为啥在朋友间总是感觉自己吃亏,被占便宜,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种境况
- 为啥中国人在国外旅行的时候,会抱怨“此地太多中国人”
- 消费者吃了含罂粟的凉皮被居留15天,而做凉皮的老板只拘留了10天,为啥
- 明明抽烟不好为啥就是不肯戒,啥心态
- 世上有人可以做到完美吗如果不能,人为啥要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