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唐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会疫后重组吗?

_本文原题为:唐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会疫后重组吗?
本次新冠疫情从3个方面影响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方式 。 疫情后 , 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不会出现显著的断裂 , 中国仍然会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
文|唐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唐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会疫后重组吗?
文章图片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在主要开放经济体中也属于较高水平 , 在规模方面中国、美国和德国并列价值链中的三大核心 , 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 同时 , 中国持续致力于通过产业升级提高在价值链中的上游程度 , 提升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质量 , 巩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
本次新冠疫情从几个方面影响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方式 。
第一 , 国内产能 。 在疫情爆发早期 , 全球的制造业企业担心中国的供给中断 , 国内企业担心无法完成外贸订单导致长期的业务流失 。 一些观察家认为这种突发事件可能推动供应链加速离开中国 , 使中国失去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 从历史角度来看 , 日本在2011年的地震冲击之后 , 制造业产值长期上升的趋势中断 , 转为下降 , 这表明了长时间供给中断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 。 不过和日本的地震冲击不同的是 , 新冠疫情并没有对中国的经济产能造成物理上的损伤 。 随着中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普遍复工复产 , 长时间供给中断的风险已经大大降低 。
第二 , 海外产能 。 随着疫情在其他国家快速爆发 , 经济活动大大放缓甚至停摆 。 由于中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 , 中国的企业反而要担心上游产品的供应中断 , 影响中国制造业的正常运转 。 同时 , 因为其他国家经济急剧减速 , 来自使用中国生产的零部件的海外厂家的订单也出现下降 。
第三 , 国内外的消费需求 。 由于疫情大概率会推动全球经济总产出在2020年下降 , 世界经济很可能陷入深度衰退 , 而中国制造业是高度外向型的行业 , 其增加值约有30%出口 , 因此全球衰退意味着外需的快速收缩 。 加上中国经济本身在一季度已经受疫情的冲击 , 中国制造业将面临内外需求迅速下降的局面 。
在疫情过后各国会检讨各种应急和其他重要物资的供应安全问题 , 但是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不会出现显著的断裂 , 国际分工不会出现严重的倒退 , 中国仍然会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 根本的原因是分工始终是经济效率的重要来源 , 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发展是分工国际化的体现 。 相比茹毛饮血的时代 , 现代社会的个人荒野求生的能力极其孱弱 , 其生存很大程度依赖于其他人的合作 。 现代社会在通过不断分工追求繁荣的过程中 , 也要应对大范围经济和社会交往带来的问题 , 流行病爆发只是其中的一个 。 疫情过后 , 各国应该思考的是在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如何实现集体的经济和卫生安全 , 而不是退守低效的经济孤岛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唐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会疫后重组吗?】中国制造在应对未来的潜在突发事件时 , 具有系统性的优势 。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不是偶然 , 除了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完整的行业布局、发达的供应链、便利的基础设施、区域聚集效应这几个特点之外 , 中国应对突发冲击的高效率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隐性优势 。 在中央果断决定以举国之力协同阻击疫情扩散之后 , 中国的政府、社会、企业和居民高效配合 , 在新冠病毒的防控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 目前国内疫情已经进入尾声 , 各地正积极推进复工复产 。 在2008年抗击汶川地震灾害时 , 中国也展现类似的高效动员和执行能力 , 充分说明了中国在系统性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能力 。
而从行业和环境角度看 , 多数海外企业无法承担供应链大规模重新布局的成本 。 一方面 , 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在一些零部件的市场上都是小买家 , 单一企业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自己的供应链 , 但难以要求整个供应链进行大规模的跨国调整 。 另一方面 , 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发展需要长期投资和贸易融资的支持 , 而目前海外的金融市场在衰退的预期性陷入震荡 , 美国有发生流动性危机的危险 , 因此金融市场在一段时间内无法为供应链的大规模重新布局提供融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