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王震在南泥湾的日子


[上观新闻]王震在南泥湾的日子
文章图片
闫书华
来源:学习时报
[上观新闻]王震在南泥湾的日子
文章图片
大生产运动期间的开荒
王震以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精神 , 率领三五九旅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改造成“陕北的好江南” , 冲破了日军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 奠定了我军屯垦的基础 。 晚年时 , 王震与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起过往 , 说到一生中最高兴的事 , 是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 并护送他到长沙;最满意的事 , 是奉毛主席、党中央之命率三五九旅将士开发南泥湾 。
1908年4月 , 王震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祖辈都是佃农的贫苦家庭 。 1922年王震到长沙成为铁路工人 , 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后 , 他被组织派去散发传单、布告 。 1925年 , 17岁的王震成为长沙新河车站铁路工人纠察队小队长 , 就是这个小队长的身份 , 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毛泽东 。 从那以后 , 两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中 , 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 毛泽东赞赏他 , 认为他政治可靠、能够完成任务、勇敢、不怕牺牲 。
困与机
七七事变后 ,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 红六军团改编为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 。 1937年10月 , 王震任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 。 1938年 ,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日本改变侵华战略 , 在华北疯狂扫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 步步紧逼 , 试图向陕甘宁边区发动军事进攻 。 此时 , 蒋介石集团继续加紧反共“摩擦” , 不仅继续停发八路军薪饷、弹药、被服等物资 , 而且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 , 断绝外界对边区的援助 。 八路军人数减少 , 根据地缩小 , 陕甘宁边区物资匮乏 , 生活异常艰苦 。 加之地广人稀 , 土地贫瘠 , 仅有的140万群众要担负起几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供给 , 难以为继 。 生存 , 成为一个严峻问题 。
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从困难中寻找机遇 , 及时转换思路:革命需要生产 , 生产就是革命 。 关键时刻 , 中共中央明确提出 , 抗战中遇到的困难都是前进过程中的困难 , 是接近胜利的暂时困难;强调发扬革命精神 , 战胜困难 , 争取胜利 。 毛泽东发出号召:“国民党封锁我们 , 我们面对严重的困难 。 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 , 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 。 还是自己动手吧!”于是 , 一场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目标的军民大生产运动开始了 。
1939年8月 , 为了加强陕甘宁边区的保卫工作 , 毛泽东将三五九旅调回边区时 , 对王震说:“陕北是个穷地方 , 养不起很多军队 , 只能放一些精兵强将在这里 。 ”截至1941年初 , 在班师回边区的两年多时间里 , 王震带领的三五九旅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 , 粉碎了日军强渡黄河的阴谋 , 反击了国民党的多次“摩擦” , 保证了边区的安全 。 毛泽东在接见部分三五九旅指战员时说:“你们三五九旅在王震同志的领导下 , 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 你们到了东边 , 东边就安全;你们到了南边 , 南边就安全;这次你们又到了北边 , 北边也安全了 。 总之 , 不管你们走到哪里 , 都没有辜负党中央和边区人民的重托 。 ”
1941年初 , 王震率部进驻南泥湾 。 2月底 , 毛泽东与王震谈话时说 , 这次调你们三五九旅到南泥湾是守卫延安南大门 。 你们不但要随时准备迎击国民党可能发动的军事进攻 , 还要通过开荒生产 , 尽快做到生产自给 , 从根本上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
镢与枪
【[上观新闻]王震在南泥湾的日子】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 , 明清之际 , 这里水源充足 , 人烟稠密 , 土地肥沃 。 到了清同治时期 , 因社会动荡 , 导致这里成为杂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烂泥湾” 。 “南泥湾”之名由此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