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视界』充满危险的悲壮之路,那些流着泪走西口的人,为了生存的人口迁移
导读:“树挪死人挪活” , 这句话大家都熟悉 。 搁今天 , 这句话可能有点跟不上时代 , 但是在以前 , 这就话绝对是至理名言 。 尤其是在300多年前的山西 , 很多人就是抱着这个理念 , 流着泪唱着《走西口》 , 从山西走到蒙古的 。
文章图片
走西口:历史上的地理位置和原因
从明朝中期开始 , 一直到民国的初期 , 大概有数百万 , 十几代的山西人走出了家乡 , 来到蒙古生活 。 在史书上把这段历史叫做走西口 , 跟著名的闯关东、下南洋一起 , 并称为三大人口迁移行动 。
那么 ,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穷 , 山西的自然条件实在是太过恶劣 。 清朝时期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山西 , 说“无平地沃土之饶 , 无水泉灌溉之益 , 无舟车鱼米之利 , 乡民惟以垦种上岭下坂 , 汗牛痛仆 , 仰天续命” 。
大同的地方志 , 甚至有这样的记载:“岁丰 , 亩不满斗 。 ”土地贫瘠 , 粮食产量不高 , 这本来已经就非常艰难了 。 更要命的是 , 山西这一块还频繁的有自然灾害 , 时不时就来场大旱 , 很多人经常是颗粒无收 , 连饭都吃不上 。 这种情况下 , 走西口去蒙古找活命的机会 , 就成了很多山西人唯一的选择 。
那么 , 这个西口在哪里呢?从地图上来看 , 西口是朔州往北 , 通往蒙古高原的一道关隘 , 正式的名字叫做杀虎口 。 那么 , 为什么都管它叫做西口呢?因为它的位置在长城以西 , 张家口在长城以东 。 所以习惯上就把杀虎口叫西口 , 张家口叫东口 。
文章图片
历史上山西人走西口的起因
山西人走西口的起因 , 跟明朝的民族政策有关系 。 当时 , 明朝对蒙古草原进行经济封锁 , 也就是说山西人和蒙古人不准进行商品交易 。 一经查获 , 格杀勿论 。 这个政策 , 山西人可以遵守 , 可是蒙古那边不答应 。
因为当时蒙古还是游牧民族 , 只产牛羊 , 可以说除了牛羊肉什么都缺 。 没饭吃 , 天天吃牛羊谁也受不了 , 所有的一切手工业品都缺 。 时间一长 , 有几个蒙古的部落首领就坐不住了 , 他们多次向明朝政府请求互市 , 进行粮食等商品贸易 。
可是 , 明朝政府坚决不允许 。 没办法 , 部落首领们不得不放纵他们的牧民和军队 , 在边境线上掠夺物资 , 给山西的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 , 直到山西人王崇古就任宣大总督 , 情况才有了好转 。
王崇古这个人不仅打仗厉害 , 而且看问题也特别的深远 。 他知道不解决通商的问题 , 这个仗就得一直打下去 。 所以 , 王崇古他很想取消经济封锁 , 可是他只是一个边关的总督 , 实在无力改变中央的国策 , 怎么办呢?
文章图片
幸运的是 , 天赐的良机很快就来了 。 当时的土默川地区 , 也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 , 有一个部族首领叫做俺答汗 , 他的孙子降明 。 俺答汗不答应 , 陈兵大同城下 。 这件十分偶然的边境事件 , 在王崇古看来 , 却是解决蒙汉争端的良机 。
他马上上书朝廷 , 建议“封俺答、定朝贡、共互市” 。 好在 , 这次明朝政府采纳了王崇古的建议 。 就这样 , 从明初开始 , 连续200多年的战火熄灭了 。 一场意外的边境事件 , 经过宣大总督王崇古的巧妙处理 , 反而成了一件大好事 。
打这之后 , 杀虎口就成为了内地与蒙古相互联系的唯一通道 , 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 可在明朝300年里 , 山西人还是没有大规模的走西口 , 那是为什么?
因为明朝政府留了一手 。 现在的杀虎口关隘 , 城墙特别的高大 , 门洞也特别的宽 , 看上去特别雄伟 , 但这是后来整修过的 。 可是 , 以前老的杀虎口 , 高大的城墙是没错 , 可是那门洞就有点小了 。
- 吉祥说历史前两锤砸死两金将,第三锤只一扫,金兀术就跑了,岳云出世试三锤
- 历史寻觅野地里连“御”四牛,清朝名将“妖人”海兰察:战场上威胁和珅
- 早晚历史宁当老二,曹操也不敢小看,李典:三国历史中低调的黑帮老大
- 绘画视界画作卖出150万高价,倪萍:只是喜欢画画而已,她一年画一千幅画
- 吉祥说历史而且还是宋朝人民的好丞相?,秦桧不仅不想杀岳云
- 洋洋谈历史犹国之良相娶对妻子有多么的重要,朱元璋的马皇后:家之贤妻
- 悦书影一代才女萧红:用颠沛困苦的一生书写一部充满童心诗趣的旷世之作
- 吉祥说历史步战勉强可以,唯有此战克敌,岳云四战金弹子:马战两次未讨便宜
- 吉祥说历史留下两子一女,儿女们有何结局?,岳飞之子岳云23岁蒙冤惨死
- 十四叔看历史昭慈皇后,乃马真氏,元朝最有野心的女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