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ME」用了几天后,我退掉了妙控键盘


iPad Pro 妙控键盘发布之后 , 我就很想要这个键盘 。 剪刀式背光键盘、触控板、独立充电接口 , 这些都的确在我拿到键盘装到 iPad Pro 上之后有很深的体会 。 当初唯一的顾虑是怕太重 , 在拿到键盘的那一刻果然不负「重」望 。 不能承受之「重」
11寸妙控键盘裸重 598g , 加上 iPad Pro 足足有一公斤 , 这可能是苹果第一个重量超过本体设备重量的配件了 。 重量关乎便携性 , 便携性关乎我出门想不想带上它 。 所以重量就成了无法说服我买这款键盘的最直接原因 。
【「黄杨ME」用了几天后,我退掉了妙控键盘】
「黄杨ME」用了几天后,我退掉了妙控键盘
本文插图
我之前一直用智能键盘 , 加上 iPad Pro 一共 765g , 这是我比较能接受的重量 。 我现在出远门几乎不会带 15寸 MBP , 都会带 iPad Pro+智能键盘 。 足够轻便的同时 , 又能满足我绝大部分的使用需求 。
iPad Pro 在我眼中是便携生产力工具 , 但当「便携生产力工具」不再便携 , 也就没有了优势和吸引力 。 很多人吐槽「这么重我为什么不带MacBook Air?」 , 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 。 无法翻折成平躺模式
有一个我之前忽略的体验细节 , 就是妙控键盘不能像智能键盘那样往后翻折成「平躺模式」 。 在用智能键盘时没有觉得这个小体验有什么了不起的 , 但是换成妙控键盘后忽然不能「平躺」了 , 真的有些不适应 。 瞬时切换平躺模式在有些时候真的很方便 , 比如在我需要用笔写画一些东西或者很多不需要文字输入使用时 。
「黄杨ME」用了几天后,我退掉了妙控键盘
本文插图
有些功能体验就是有它的时候不觉得怎么样 , 突然没有了就会觉得很不方便 。
触控板真的是必须的吗?
在简单熟悉了 iPad Pro 触控板操作并习惯使用它之后 , 使用触控板真的能提高不少操作效率 。
使用几天下来 , 用触控板最多的操作一个是双指滚动页面 , 一个是三指向上显示所有软件或回到主屏幕 。 当然在使用比如 keynote 做细致化操作的确能指数级提升效率 , 但使用频率毕竟不算高 。
「黄杨ME」用了几天后,我退掉了妙控键盘
本文插图
在尝试 LumaFusion 剪辑视频时 , 的确会有跟之前完全不同的使用姿势和体验 。 尤其是可以基本抬着头完成剪辑 , 这点比之前平躺着用手指剪辑舒服很多 。 但有些剪辑操作 , 使用触控板的效率不见得比手指更快 , 甚至有时还不如手指来的方便 。
就目前来说 , 没有触控板对我使用 iPad Pro 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 退掉妙控键盘后我用什么?
我会用回已经用了一年多的智能键盘 。 回头看原来的智能键盘真是越看越爱 。 双角度笔记本支架形态、平躺形态、保护壳形态、足够轻巧到不想摘下来 。 况且打字手感也已习惯了 , 不至于那么糟 。
「黄杨ME」用了几天后,我退掉了妙控键盘
本文插图
另外我有一款罗技鼠标 , 偶尔可以连接 iPad 使用 。 虽然体验上肯定不如触控板 , 但毕竟是现成的(不用掏钱另外买) 。
「黄杨ME」用了几天后,我退掉了妙控键盘
本文插图
我也可能会买一个二手妙控板2代 , 放在家里专给 iPad Pro 用 。
但是出门我还是只会带 iPad Pro + 智能键盘 , 任何妙控板、鼠标之类影响便携的统统留家里 。 更像笔电的 iPad Pro
重量和不能平躺这两点 , 让 iPad Pro + 妙控键盘的使用体验更像一台笔记本而不是 iPad 。 当 iPad Pro 朝着 Mac 笔记本的方向越走越近 , 我不禁思考 , 这到底是给 iPad 多一种形态的选择 , 还是一种初心的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