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用历史的眼光从信里找答案:赵刚李云龙辞世丁伟失踪,孔捷为何安然无恙?( 二 )


当时很多读者都感到奇怪:孔捷原本是独立团团长 , 被关起来之后想破门而出 , 独立团的战士谁敢拦他、谁会拦他?
多年以后跟李云龙重逢 , 孔捷笑着说出了真相:“居然敢缴我的械 , 其实谁怕谁呀?”
【爱历史】用历史的眼光从信里找答案:赵刚李云龙辞世丁伟失踪,孔捷为何安然无恙?
文章图片
李云龙哈哈大笑之后 , 肯定会琢磨过味儿来:“原来我当年被降职 , 是中了你的算计!”
《孙子兵法·九变篇》中说:
“将有五危 , 必死可杀 , 必生可虏 , 忿速可侮 , 廉洁可辱 , 爱民可烦 。 凡此五者 , 将之过也 , 用兵之灾也 。 ”
这句话翻译过来 , 就是将领有五种致命的弱点 , 其中适合李云龙与赵刚应该尽量避免的 , 当然是必死可杀 , 忿速可侮 , 廉洁可辱:性情暴躁易怒 , 可能受敌轻侮而失去理智;过分洁身自好 , 珍惜声名 , 可能会被羞辱引发冲动 。
孔捷不但精研《孙子兵法》 , 对独立团的政委赵刚和团长李云龙的脾气 , 也算是摸透了 , 所以他才对李云龙的未来感到担忧 。
【爱历史】用历史的眼光从信里找答案:赵刚李云龙辞世丁伟失踪,孔捷为何安然无恙?
文章图片
孔捷的担忧当然是有道理的 , 他担心的事情也终于发生了 , 而孔捷因为“帐下有数万之众”又远在边陲 , 只面对明枪 , 不用防备暗箭 , 比李云龙赵刚丁伟都安全得多 。
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孔捷的做法也是一种“走” , 他是在走中取胜 , 而李云龙则是固守原地正面抗争 。
看了本文精选的图片 , 读者诸君可能会有一种感觉:这位看似粗犷豪放的孔捷 , 好像是晋西北铁三角中最智慧、最沉稳的一位 。
但是最后还是有两个问题要请教读者诸君:如果李云龙真到了孔捷地面上 , 能否避免后面的事情发生?以李云龙的性格 , 会去给孔捷添麻烦吗?从孔捷写给李云龙的那封信中 , 您读出了怎样的深刻内涵?您认为晋西北铁三角真正的智慧如鲁智深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