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抗战时,小战士不按套路埋下60颗地雷,43年后,得知炸死日军高官


「日军」抗战时,小战士不按套路埋下60颗地雷,43年后,得知炸死日军高官
文章图片
「日军」抗战时,小战士不按套路埋下60颗地雷,43年后,得知炸死日军高官
文章图片
「日军」抗战时,小战士不按套路埋下60颗地雷,43年后,得知炸死日军高官
文章图片
据1413年时焦玉所著的《火龙经》中所载:“炸炮制以生铁铸 , 空腹 , 放药杵实 , 入小竹筒 , 穿火线于内 , 外用长线穿火槽 , 择寇必由之路 , 连连数十埋入坑中 , 药槽通接钢轮 , 土掩 , 使贼不知 , 踏动发机 , 震起 , 铁块如飞 , 火焰冲天 。 ”
由此记载 , 可以得知明朝初年时 , 中国就已经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 。 并且可以看出 , “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地雷 , 还与如今的“连环雷”十分的相似 , 因此“地雷”一词也由此而出 。
而在抗战时期 , 我国一人不按套路埋下了60颗地雷 , 炸死日军高官 , 其战功尘封43年后才揭开!
局势危急 , “爆破行家”被委以重任
事情要从1942年说起 , 当时的日军为了摧毁中国东南地区的航空基地 , 于是便由酒井直次中将带领部队 , 向浙江兰溪的方向发起了进攻 。
在当时来说 , 由于双方的实力相差较大 , 因此即便战士们非常英勇 , 但最终仍是无法抵挡日军的猛烈攻势 。 当时 , 我军所守卫的航空基地中 , 还存有大量的飞机以及物资 , 一时之间撤离不了 , 而日军又紧紧相逼 , 若是抵挡不住的话 , 这批物资落入敌军的手里 , 必然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 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 战士们便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炸桥 。
在日军前进的路线中 , 有一座必经的大桥 , 若是能够将其炸毁的话 , 那么必然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缓日寇的进攻的 , 因此这篇文章的主人公黄士伟 , 便被委以重任 , 和战友们头顶着装满地雷的竹筐 , 渡到兰溪的东岸去计划进行布雷!
在1937年时 , 时年16岁的黄士伟 , 对于抗战事业非常的向往 , 于是他便决心要投笔从戎 , 为国家出力 , 而当时的他还在读高中 , 因此他很担心家里人会阻止他 , 只能悄悄的报名参加抗战 。
【「日军」抗战时,小战士不按套路埋下60颗地雷,43年后,得知炸死日军高官】然而 , 令黄士伟没有想到的是 , 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做法 , 不仅没有丝毫的责怪 , 甚至还大为赞赏 , 对于如此思想的儿子 , 他的父亲非常的欣慰 , 在黄士伟临行前他的父亲甚至还为他作诗送行 , 有了家人的支持 , 黄士伟的抗战之心就更加的坚定了 。
踏上了抗日之路的黄士伟曾经三次进入军校学习 , 在军校的学习中 , 让他深谙埋雷以及排雷之道 。
后来 , 被委以重任的黄士伟已经是被誉为“爆破行家”的专家了 , 当时他亲率工兵将兰溪上的木桥炸毁后 , 立即又率领工兵营泅水过江 , 突击埋设地雷 。
胆大心细 , 不按套路埋下60颗地雷
年老的黄士伟回想起当时发生的事情时 , 依旧历历在目 。 当时是1942年的5月27日 , 作为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的副营长的黄士伟 , 带领弟兄们参加了浙赣战役 , 而被委以重任的他们 , 在兰溪附近主要通道 , 借着夜色埋设了一共60颗地雷 。
我们都知道 , 地雷能够发挥多大作用 , 就取决于埋雷的人的本领 , 埋雷除了埋的本领之外 , 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挑选埋设地雷的地点与位置 。 而当时的黄士伟可谓是为此事伤透了脑筋 。
当时 , 他们所要布雷的地点是一个三岔路口 , 因此当时的黄士伟有几种布雷的方法可以采用 , 但是皆有利有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