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盘』64GB 的手机还没有过时( 二 )


也正是因为这些习惯 , 让Ivy至今也觉得64GB的容量也够用 。
不过即使我们没有定时整理手机内容的习惯 , 实际上也能通过网盘来完成内容存储 , 节约手机空间 。
还记得我在iPhoneSE评测中提到的梁同事吗?他就是一名64GBiPhone11Pro用户 , 他将手机带回来开箱时我都惊了 。
我无法想象他如此喜欢拍照却为何选择64GB的手机——直到他给我看那个容量高达2TB的iCloud容量 , 终于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
日常路线是家里、公司、未来社三点一线的梁同事并不是很在意他的手机容量 , 因为他所处的地方都有Wi-Fi6热点 , 上传和下载都没有速度障碍 。
唯一会让他体验不畅的是4G影响同步速度 , 但这也只是偶发情况 。
▲梁同事的iCloud犹如在云端的仓库
我借用苹果iMac的「融合硬盘」来形容他的iPhone , 虽然不是SSD+机械硬盘的融合 , 但线上+本地的组合也宛如像是存储方式的融合 。
表面上这台手机虽然是64GB , 实际其实它有着2TB+64GB的存储空间 。
事实上我觉得这个存储方式还有点酷 。 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电视等智能设备只是我们上传、下载内容、发送指令的控制面板 , 一切的存储都交给云端网盘完成 。
这样既能减少用户对本地存储空间的支出成本 , 也可以方便让所有设备读取信息 。
早在2016年 , Nextbit推出过一款以云端为主要存储方案的智能手机「Robin」 , 这款手机号称结合云端和本地存储的概念 , 本地存储只有32GB , 但在云端却提供了100GB的空间 , 当本地空间不足时 , 手机会将内容自动上传到云端 。
然而尽管在四年后的今天 , 我们的网络条件仍然不能满足多用户、高速的云端内容传输 , 线上云盘的效率受条件局限较大 , 效率、可靠性还远不如本地读写 , 云盘仍取代不了传统本地闪存 , 成为主要存储方式 。
▲图片来自:TheVerge
有限的网络传输条件让Robin还没发售就夭折 , 但它所承载的概念并非不可能实现 。
从当前运营商积极推动5G、智能设备支持更高速稳定的Wi-Fi6标准看 , 以设备作为控制面板、云端作为存储空间的方案 , 或许会在未来数年内实现 。
若存储空间真的会从本地开始往云端转移 , 那么手机的本地存储将会变成缓存池 , 手机厂商之间的竞赛也会增加新的项目 , 云端服务、网络服务、手机天线的设计、网络传输的收发能力等等 , 都能影响手机和云盘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
▲图片来自:AndroidCentral
在我访问的网友当中 , 还有一些是完全不玩游戏的用户 , 这意味着节省了游戏占据的1GB和之后各种资源包的空间 , 而且他们早已融入了线上生活 , 来自手机的所有娱乐 , 都是在线上完成 。
除了订阅云盘服务 , Brenda还买了各种音乐、视频app的会员 , 加上每个月都用不完的70GB流量 , 线上娱乐已经是她在路上、闲余时间的主要节奏 。
▲在流量、会员问题都被解决后 , Brenda唯一的体验障碍是手机的续航问题
当然 , 线上不意味着不占据手机空间 , 毕竟缓存也会留在手机里 , 所以每当Brenda有空的时候 , 她也会习惯性地清理手机缓存 。 当我问她这会不会很麻烦的时候 , 她说:
其实就像给家里搞卫生 , 每隔一段时间清理一次就好 。
厂商之间的配置竞赛加速了手机存储空间的升级 , 但这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售价 。
然而并非所有用户都有大容量存储的需求 , 譬如我采访的这三位用户 , 他们本质上只需要64GB或是128GB的手机就能满足日常使用 。
又或者说 , 一些用户只是想增加多一台备用机 , 优先考虑的并不是配置 , 而是更经济的价格 。
假若厂商一刀切地取消低容量、保留售价相对更高的大容量 , 提升入手门槛 , 自然会让以上提到的两类用户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