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簇书吧#——我和《三国演义》,纷纷世事无穷尽( 二 )
高中阶段 , 在《电视书场》上断断续续看过袁阔成的《三国演义》 , 只记得很长 , 后来才知道一共365回 , 算是鸿篇巨制了 。 一回大约有二十八九分钟 , 近半小时 , 袁阔成先生说三国当时吸引了很多人 。 现在想来 , 我很佩服袁先生 。 因为说《三国》这部书很难 , 我这里用个“很”字是有话可说的:《三国》本身时间跨度大 , 原著人物众多 , 事件繁杂 , 开头情节纷繁 , 没有中心人物贯穿 , 语言略艰深 , 受史实的局限 , 不可能虚构太多……
师陀说:“说书人是世人特许的撒谎家 。 ”这告诉我们群众喜欢听的书是需要有相当精彩的情节的 。 相较起《西汉》《东汉》《隋唐》《征东》《杨家将》《三侠五义》《水浒》《岳飞传》《明英烈》等传统评书来 , 《三国》显得散而且长 , 要吸引观众不容易 。 所以 , 南方苏州评话说《三国》大多只讲三把火: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 , 因为这三个故事人物最集中、情感态度也最符合群众的需求(拥刘反曹、三次都是曹操大败、风云人物都登场了) 。
所以 , 说书人说三国不容易 。 相较于中华书局传本《评书三国演义》连丽如本 , 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更加细腻生动 , 但袁阔成在起人物角色的时候明显不及南方评话演员 。 这一点 , 单田芳就做得很好 , 书中许多形象毕竟是程式化的人物 , 模仿起来应该明显一些 , 个人感觉袁阔成先生在这一方面稍微欠一点 。 但 , 这毕竟是一部难说的书 , 除了这点 , 袁先生确实有独到之处 。 就《舌战群儒》来说 , 如果拿苏州评话名家张国良先生的评话本与袁先生的相比 , 就会发现 , 各具特色 , 同样精彩 。 袁先生在评论人物上占了一绝 , 一般在某个大人物去世后 , 袁先生总会花上大篇幅甚至一回的量来进行评论 , 这就是所谓的“评叙说表” 。 举个例子 , 刘备白帝城托孤去世后 , 袁先生评价刘备:出身寒苦 , 自立以成 , 礼贤下士 , 重义爱人……且举了许多例子 , 纵横串联 , 堪称妙论 。
《三国》是一部大书 , 按照小说产生的规律来看 , 三国的产生不外乎世代累积而成 。 史料记载 , 在宋代就有艺人霍四究《说三分》 , 可见三国故事流传已久 , 到了元末明初 , 罗贯中“据正史 , 采小说 , 证文辞” , 写成《三国志通俗演义》 , 精彩的部分当属四十三回到五十回“赤壁鏖兵”一节 。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 用了八回来呈现 , 可见罗氏之用心 。 我大胆地认为“赤壁鏖兵”的故事在罗氏成书之前就流行 , 是三国中的重头戏 , 是这些故事成就了罗氏 , 而罗氏也成就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 甚至我在想:评话、评书三国中的许多精彩情节是不是从明代以前或者更早就留传下来的 , 而罗氏有的舍而不录 , 没有通过小说 , 而通过民间口传心授流了下来 。
例如张国良《三国?群英会》中周瑜要害孔明 , 让孔明去聚铁山劫曹操粮草 , 孔明根据谐音“做劫之家 , 哪有备(被)劫之理” , 居然偷梁换柱 , 转危为安 。 这个精彩的故事《三国》中没有录 , 只用了“伏路把关饶子敬 , 临江水战有周郎”来使个激将法而已 。 从评话中可见民间艺人的智慧 , 实在是妙到毫巅 。
且看评话《三国?群英会》:
周瑜接令在手 , 吩咐说:“子敬 , 与本督调兵一万 , 韩、周、徐、丁四将 。 ”“要他何用?”“本行前往聚铁山劫粮 。 ”“都督 , 还是不去为妙 。 ”
刚才见你兴冲冲而去 , 又见你软绵绵而回 , 现在的说话又是吞吞吐吐 , 十分不对头 , 不知到孔明那中了什么邪 , 也学得阴阳怪气 。 周瑜说:“本督有一万三军 , 岂有不成功之理?”“十万也无用!”“还有四员上将!”“十员也无益!”“本督效学孔明去放火 。 ”“难以成功 。 ”
“难道非要孔明去才能成功么?”周瑜想 , 怎么这踱头长别人的志气 , 灭自己的威风 , 专打退堂鼓 , 与我作起对来?“都督 , 实不相瞒 , 他去也要丧身的 。 ”既然大粮烧不成 , 为何不早些与我讲 , 非要我问一声 , 你答一句 , 叫我拍胸脯当不可?不过有一句话我记得清楚 , 你也赖不掉 。 所以又说:“子敬讲的‘作窃之家 , 哪有备窃之理’ 。 ”鲁肃对他笑笑:我们上当就上在这句话上 , 这也是孔明说话的奥妙所在 。 回答说:“都督 , 下官刚才讲的:‘作窃之家 , 哪有被窃之理 。 ’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