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疏窗#为何王国维对诗人褒贬不一?,《人间词话》缔造了中国词史( 二 )
人生的第二种境界就是在第一境界的基础之上加以坚持 。 同样王国维先生也有一句诗来形容这种境界的特点 , 那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 , 到了人生的第三种境界 。 那就是成功之后的新生阶段 。 经过辛苦的跋涉 , 最后发现幸福一直在身边 , 只是我们应该学会去对那些身边的人、明月、清风去进行深情的注视 。 这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境界 。
文章图片
隔与不隔的诗词评价标准
1、诗词作品中的融通与意绪连贯
王国维先生评价古今诗词作者的另外一个标尺就是隔与不隔 。 隔与不隔之说 , 也是王国维先生独特的诗词评价创造 。 所谓不隔就是指的诗人的作品有着自然天成的融合度 , 它的融合度越高 , 其自然纯粹的程度便越高 。 这种融合度主要的包括情与景 , 情与人等等方面 。
王国维先生根据隔与不隔之说认为“池塘生春草 , 园柳变鸣禽”这句诗就有着非常高的自然融合度 , 属于诗歌中的上品 。 景物情景被诗人如实地记录了下来 , 但是诗人的情感和气宇却深深地融入在诗歌表达当中 , 成为了一体 , 因此这时的诗歌是美丽而意趣丰厚的 。 这就是不隔的良好作用 。
2、不自然的诗词字句堆砌
而所谓诗歌的隔 , 就是说诗人的作品有着生硬堆砌的嫌疑 , 字与字之间虽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外物景观的抒情 , 但是这种自然天成的程度却不是很高 , 显得呆板或者生搬硬套 。 比如“谢家池上 , 江阴浦畔”这句词则属于诗歌之隔 。 虽然诗歌的景物描写也相当美丽 , 而且还运用了典故 , 但是却使人产生了一种距离感以及隔膜感 。 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典故中的背景以及抒情不能进行完好的融合 , 才会产生了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 这种不自然的感觉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隔 。
文章图片
钱钟书对王国维评诗标准的补充
后世评论家对于王国维先生的隔与不隔之说也不是完全的认同 , 比如说钱钟书先生就很不认同这个诗词评论标尺 , 他认为这个评论标尺非常的不严谨 , 甚至有错误的地方 。 钱钟书先生认为除了隔与不隔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 , 那就是隔而不隔 , 而王国维先生并没有对隔而不隔的情况加以说明 。 而钱钟书先生所谓的隔而不隔就是指的运用一些技术性的文学创作方法 , 比如说典故、套话、代字等等 , 此时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和间隔 , 但是只要诗人的情感和意趣深深地融入在其中 , 就会产生隔而不隔的优美诗词境界 。
《人间词话》缔造了中国词史
王国维先生运用了自己独特的诗词评价方法 , 对我国历史上的诗歌以及此进行了整理和评价 , 涉及诗词作者之广泛 , 为中国历史上其他诗词评论作品所不及 。 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 ,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 , 已经不仅仅是一部诗词评价作品 , 而是一部中国的词史 。
其所评价的诗词作者包括唐五代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诗人 , 历史跨度非常广阔 , 所涉及的诗人也相当多 , 从李白、韦庄、温庭筠、李煜、李璟一直到清代的纳兰性德 。 王国维先生拥有自己独特的诗词评价方法 , 对这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词作者 , 其一创作风格予以了评判 , 其评判非常契合作者本人的创作特点 , 也点染上了王国维先生自己的评价特征 。
文章图片
他将李白的诗词气象形容为豪放 , 而李煜词则是性情十足的个人诗词作品 , 温庭筠先生的词则非常的秀丽惊艳 。 关于苏东坡的诗词 , 王国维先生将它评为旷达 , 也就是一个旷字;而辛弃疾先生的词则是一个豪字;清代的纳兰性德 , 王国维先生则认为他的作品非常自然 , 显示了作为一个贵族子弟落拓不羁的生活风气以及内心深处饱含深情的诗情画意 , 自然之气溢于言表 。
- 『考古』一个不起眼的小墓,为何能挖出近30亿稀世珍宝?墓主到底是何人?
- 宋徽宗▲靖康之耻后,宋徽宗被俘,为何还能生养14个孩子?
- 吕洞宾:八仙是怎么排名的?为何这样排名?
- 刘伯温:为何马皇后送给刘伯温“一梨两枣”后,刘伯温就告老还乡了?
- #朱元璋#?郭子兴是朱元璋的大恩人,明太祖为何恩将仇报,将郭家灭门?
- 『岳飞』宋高宗为何对岳飞恨之入骨?岳飞死后两年,他的军师揭开了秘密
- [明英宗]朱祁钰为何不被允许葬入皇陵?
- 「诸葛亮」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
- 南朝居士汉初为何采取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治国手段?而不是仅郡县制?
- 杨虎城▲蒋宋携手半生是否为真爱,为何宋一直没有去看望蒋且没有和他合葬